自稱才智有餘,今天怎麼樣呢?”我推測他的潛台詞是:你服了沒有啊,服了就再跟我幹吧。
誰知道陳宮是頭犟牛:“呂布小子不聽我地話,要是聽了,你未必抓得住我吧。
”我估計曹操聽到這話一定是愣了一下,想到陳宮不想活了,于是轉換話題:“那麼你老媽怎麼辦呢?”意思很明顯:你不想活了,可你老媽你總不能不管吧。
不想陳宮把球踢了回去:“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傷害别人的雙親,我老母的生死,決定于你,而不在我。
”可以想見曹操現在已經抓狂了:“那麼你連老婆孩子都不管了嗎?”陳宮回答:“我聽說施仁政于天下的人,不滅絕别人的後代,妻子兒女的生死,也決定于你,而不在我。
”然後在曹操瞠目結舌的時候,從容的出門就義,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陳宮其人,這裡多數都持褒揚的态度,言其才高智廣,排謀士文官的座次時他也往往能夠入圍。
他成名并受到一定尊重多與他曾經以曹操不義棄操而去有關,這裡就有個小問題另人困惑了,請大家共同探讨。
陳宮事呂布這等小人且不用去提,疑惑主要出在這裡。
袁術欲殺劉備而派韓胤與呂布結親,陳宮高才,自然看破此計,可當他對韓胤說破此計後呢?“胤失驚,起謝曰:‘乞公台勿洩!’宮曰:‘吾自不洩,隻恐其事若遲,必被他人識破,事将中變。
’”當韓胤請教如何時,“宮曰:‘吾見奉先,使其即日送女就親,何如?’”随後,陳宮說服了呂布,立即将女兒送往壽春,當然,此事為陳珪破壞了。
其後,張飛搶馬,招緻呂布攻打小沛。
劉備勢孤難敵,則請人去呂布處說情,“願送還馬匹,兩相罷兵”,此時呂布本想答應,可“陳宮曰:‘今不殺劉備,久後必為所害。
’”,如此落井下石,那是鐵了心要殺劉備不可了,為何?
按說以劉備為人,身為皇親,聲名又好,陳宮不齒曹操為人,那麼應該很尊敬劉備為人了吧,可是結果呢?如果說因為他事呂布,那也應該清楚此舉對呂布并不是好事。
其中厲害陳珪尚能看的清楚,何況他呢?而且之前紀靈來犯時,呂布自己都知道劉備為袁術所除,自己也就獨木難支了,那麼為什麼陳宮要緻劉備于死地呢?若說他為人不仁義,為什麼要棄操而甯事呂布?若說他仁義,卻為什麼一定要殺劉備?要知道,就連曹操也不願意殺這個“仁厚”之人啊!
思來想去,覺得不是他不仁義,而是他太仁義了。
他既然跟了呂布,不管呂布為人如何,那是跟定他了,這當然是孔孟惹的禍,但其時,這樣的就叫忠臣,陳宮無疑就是這麼一号人。
他忠于呂布,就要提防他人,而以他的高才,對劉備其人可以說是看的清清楚楚,恐怕并不比曹操差。
他明白劉備非常人可比,此人素有野心,雖然看來忠厚,實際卻很危險。
現在羽翼未豐,很是謙恭,對呂布奪徐州毫無怨言不說,還一再表示這正是他所希望的(對這樣一個理想遠大的人,可能嗎?),其實不然。
一旦将來時機成熟,兵強馬壯之時,第一個倒黴的肯定就是他的主公呂布,那時自然不會再去謙恭,說什麼本來就是想呂布來領徐州這樣的好聽話了。
大可以說呂布當年不仁,奪我徐州,我奪回不是天經地義嗎?陳宮真先見之明啊,曹操收留劉備,當打敗呂布後,還不是一不小心就被劉備反咬而丢了徐州;劉璋請他禦敵,不也是莫名其妙的被騙了益州。
至于荊州,不說也罷。
可見,裝好人賺城是劉備的拿手好戲呀!
陳宮看的清楚,袁術貌似強大,卻遠遠不如劉備危險,所以為了忠于主公,甯可背上連曹操也不肯背的害賢之名,先殺劉備而緩圖袁術,此等仁義恐怕也隻有令人歎息了,不過其謀略之深遠也足使人敬佩,隻可惜陳珪之流不懂得陳宮深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