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國閑話

首頁
    (一)張角 在《三國演義》裡,談到張角,直接冠名為“賊”。

    就因為他搞了一次農民起義。

     張角提出的口号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挺壓韻的。

    在曆代農民起義口号裡,最好聽的有三個。

    除了張角這個,還有陳勝的“王侯将相甯有種乎?”很有煽動力。

    還有李自成的“開着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很生動地表現出了民以食為天的基本需求。

     看見張角手下的人嚷着口号,瘋狂地與朝廷鬥争,我隻是想到了周星馳版《鹿鼎記》的陳近南:“讀過書明事理的人,都在清朝當官,留下來的都是很蠢的人。

    所以要用宗教的方式麻醉他們。

    所謂反清複明和阿彌陀佛,其實是一樣的。

    ” (二)十常侍 十常侍是比較好聽的名字,學名叫“宦官”,直接點叫“太監”,難聽點,袁紹說的,叫“閹豎”。

    其實也怪可憐的。

    說實話,招誰惹誰了?一刀揮去,就進了宮了,忒可憐。

     我經常奇怪,宦官為什麼在漢朝占據很重要的地位?難道正常人的政治能力不如宦官?這麼說簡直是長他人志氣。

    我琢磨了半天才大緻如是推論:一、漢朝皇帝大多足不出戶,這風氣一直延伸到晉。

    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還說那肉羹的蠢話,日常接觸的除了妃子就是太監,那太監對皇帝的影響力自然巨大。

    二、漢朝動辄就有個大将軍啊、大司馬啊、皇太後啊什麼的主持朝政,皇帝大多數時候是被架空的,而且受人監視。

    你看曹操和司馬昭就知道了。

    如此狀态下也惟有相信太監了。

     話說到這裡,想到《三國演義》中一個一直無法明白的地方:十常侍在屢次周旋賄賂後終于沒被大将軍何進殺死,可是在外路諸侯進京時,眼看危急,他們居然不去求何進而選擇把他誘入宮中殺了,導緻他們全體被袁紹曹操殺掉。

    他們那樣深思熟慮的一群人物,為何會因為一時之氣而殺了何進,進而導緻殺身之禍呢?雖然中國人習慣把宦官說得陰陽怪氣,人家還是有血性的。

     (三)督郵 《三國演義》第二回裡,有個督郵到劉備縣城視察,開口要賄賂,見劉不給便派人誣陷他。

    結果被張飛暴打一頓,可憐得很。

     我剛看三國時一直以為他姓督,心想這麼難聽的姓,打死了也好。

    後來才知道督郵是一個官名,芝麻綠豆大的官而已,誰不好碰去碰劉備?翻正史:打督郵的不是張飛。

    而是劉備。

    低頭一琢磨,了然于胸了。

    所謂枭雄,年輕時也終有年輕氣盛的時候。

    即使到老了韬光隐晦那麼多年,終究還是忍不住去伐吳,然後在白帝城托了孤。

     老羅把這事轉嫁在張飛頭上,倒是高明得很。

    一方面,讓劉備在張飛毆打督郵時英雄救美,表現了他忠厚。

    另一方面又刻畫了張飛性如烈火的個性。

    相得益彰。

     一部三國,就是在如是的轉嫁中,美化了玄德,醜化了其他很多人。

    看三國當做如是觀。

    回頭談一下督郵:其實是一個挺典型的吏,為了小錢,做一些厚顔無恥的事。

    官場本如此,倒黴的是他遇上了玄德。

     (四)華雄 華雄這個人名氣是很大的,比之什麼閻宇、田會之類。

    原因很簡單,他是一個偉大的死跑龍套的,襯托了三國中無與倫比的大将關羽,為後世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看三國,先是看了連環畫,大緻掌握了其中規律:越是拽的人越死得慘。

    當時董賊聽說諸侯要彈劾他,正要派人去扁,呂布說:“兒視關外諸侯如草薦!願提虎狼之師盡斬其首,懸于都門!”我一看這架勢心想估計呂布死定了。

    因為牛皮吹得越大者下場越慘,此羅氏規律也。

    我正琢磨誰砍得了呂布,隻見一人身長九尺跳了出來。

    關于身高咱們談一下。

    三國一尺大約是現在23公分。

    曹操七尺,161公分。

    劉備七尺五,173公分。

    諸葛亮和張飛趙雲都是八尺,184公分。

    滿九尺的我印象裡隻有這幾個:關羽,呂布,王雙(就是二出祁山時開始打敗王平後來被魏反骨砍死的黑臉),鄂煥(就是雲南一個用戟的猛男),兀突骨(藤甲兵老大),還有就是華雄。

    可見他還是一個很勇武高大的人物。

     出場很酷。

    先斬了鮑忠,又對付了孫堅。

    注意,似乎為了不搶關羽的風頭,沒安排孫華倆人單挑。

    然後把什麼俞涉、潘鳳一股腦砍了。

    當時袁紹那個熊樣:“可惜我上将顔良、文醜不在……”色厲内荏。

    于是,在這個關鍵時刻,關羽出場了。

    然後就是溫酒斬華雄了。

    華雄至此結束。

    分析一下華雄此人,個性實在不鮮明,與顔良、文醜沒啥分别,那種沒什麼頭腦的猛将。

    其戰績彪炳,卻也隻是關羽的一塊鋪路石。

    我隻是對他的幾句話感興趣。

    一、他毛遂自薦時說:“殺雞焉用牛刀?”(牛刀指呂布)這麼說來他還是比較謙遜,自承不如呂布。

    比之于張飛,本領不如呂布卻每日裡要把呂布殺了,似乎好那麼一點點。

    二、他在對孫堅首戰不利之下,并未一味燥進,而是聽李肅的話夜襲,一舉端了孫堅。

    這是非常成功的戰例。

    說明他不剛愎自用,不象關羽。

     翻一下史書,曆史上,關張沒有參加讨董之戰,所以華雄乃是孫堅斬的。

    但是華雄畢竟在和孫堅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