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才凋謝-西蜀覆亡的重要原因

首頁
《三國演義》中突出了一個重點,人才比什麼都重要。西蜀政權的建立、發展和衰亡佐證了這一點。

    劉備半生漂泊,無處立足,從公孫瓒起,經陶謙、曹操、袁紹、劉表,處境狼狽!

    “三顧茅廬”,孔明一篇《隆中對》好似撥雲見日,才有破曹于赤壁、巧計得荊襄、圖益州、定漢中等一系列奮鬥方向。

    西蜀建立時,玄德公手下人才濟濟:諸葛孔明、龐統、法正、馬良等有才之士,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等虎将。無論軍、政、交處處處于鼎盛。

    然,關羽死、荊州失、除劉封、上庸立、彜陵敗、三軍哀、白帝托孤蜀以衰!

    此時同魏、吳相比蜀國潛在的危機在一步步擴大,雖然開發西南,但于大局無補!

    南宋學者陳亮論:吾嘗論孔明而無死,則仲達敗,關中平,魏可舉,吳可并,禮樂可興。他歸結的結果是:

    天不相蜀,孔明早喪。

    的确,諸葛亮一喪,西蜀再沒有第二個諸葛出現。西蜀的頂天柱崩塌了!

    在反觀魏吳:

    曹操時,郭嘉、二荀、賈诩、程昱等;曹亡後,司馬、鄧艾、鐘會等;所以史評--魏足智謀之士,昏主用之而不危!

    東吳孫權,先有周瑜,在有魯肅、呂蒙,後有陸遜、諸葛、陸抗等,人才輩出。

    武侯喪、蔣碗死、費祎刺,蜀漢無人!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