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曹操乃韓信“轉世”的八個理由

首頁
    俠放蕩,不治行業;(相似) [史實]這一性格上的相似點是從《史記》和《三國志》中發現的。

     在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信)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人多厭之。

    ”而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則說“(操)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

    ” [評論]這是多麼相似的幾句話呀!都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可是這兩位英雄的少年時光竟然都是如此的平庸無奇,說白了,他們都隻是街上的小混混! 幸運的是,他們的才華沒有被磨滅。

    最終,他們各自都找到自己的“伯樂”。

    韓信的伯樂是蕭何,他說:韓信是當今世上唯一能幫助劉邦統一天下的人,他是國士無雙;而曹操的伯樂則是橋玄和何颙,橋玄評價曹操說:“天下将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

    其在君乎!”這難道不也是一個很好的證據嗎?理由八:君子報仇,百年不晚 [史實]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如果曹操真是韓信轉世,那麼為了報這個仇,韓信足足等了四百年。

     先來回顧一下韓信的悲慘經曆: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以後,韓信被封為楚王。

    但是僅僅過了四個月,就有人向劉邦寫信說韓信要造反,于是劉邦假借遊雲夢澤之名,逼死了韓信的好友鐘離昧,設下圈套,誘捕誠心接駕的韓信,并把他貶為淮陰侯,軟禁在長安。

    (此案疑點甚多,後世一般認為是劉邦自導自演的曆史鬧劇) 後來,呂後有接到韓信準備綁架自己和太子的秘報,讓蕭何将韓信引至長樂宮殺害。

    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故事。

    殊不知,此時韓信既無兵又無權,他怎麼造反?我們可是說,韓信是被劉邦和呂後聯手害死的。

    他的死極有可能是一出千古冤案! 不過,韓信的這個仇被曹操報得痛快!他成功地使漢獻帝成為他的傀儡,對自己服服帖帖,恭恭敬敬。

    而漢獻帝的皇後伏氏密謀殺死曹操,被曹操發現,于是他便将皇後一家一百多口全部殺盡,其餘女眷發配到邊境。

    在臨死前,伏皇後曾經披散頭發在漢獻帝面前哭着哀求:“你難道就不能救我一命嗎?”漢獻帝的回答很悲涼也很無奈:“我連自己都不知道能活到哪一天啊!” [評價]這個理由或許是最富有戲劇性的一個理由了吧! 曹操比韓信高明之處……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曹操在經曆了前世的悲劇之後,必定要采取一些措施,讓自己不再重蹈覆轍。

     首先就是培養自己的政治才能。

    韓信在軍事上雖然是一個天才,但是在政治方面,韓信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白癡”!——劉邦稍微耍一下小陰謀,他就被騙得團團轉;呂後一搬出蕭何,韓信就甘心去赴針對他的“鴻門宴”;三次被劉邦偷抽走精兵,兩次被好友陳平、蕭何設計誘捕。

    尤其是蕭何那最後的一“情”,韓信隻要稍微機警一點就應該明白這是個陷阱——所謂人心難測啊!在關系到利益時候,連最好的朋友也不可信任!!! 如果說韓信的政治頂多評個C等,那麼曹操的政治就可以評A+!作為韓信二世,曹操“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政治方面,他可是不折不扣的“老辣椒”:他遇事時的當機立斷,宦官當權時的不畏權貴,刺殺董卓後的及時出逃,被捕後的冷靜辯解,打敗仗後的豁達不餒都能表現出他對政治的超級敏感;而他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則表現了他出衆的政治素質;在赤壁之戰後,他求賢納士、實行屯田、鼓勵農耕、興修水利,為後來魏晉統一天下奠定了物質基礎,這又表現出他的遠見卓識。

    所以,在曆史書上,曹操就比韓信多了一個頭銜——“漢代傑出的政治家”。

     第二是在文學方面,韓信盡管是“将神兵仙”,但似乎有些“略輸文采”,他寫的三本兵書已經遺失,我們可能永遠也看不到他的文章。

    曹操則不同,中國曆史上隻有兩個人能夠稱得上“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的,一個是我們的開國領袖毛澤東,另一個就是毛澤東的偶像——曹操。

     “白骨露于野,千裡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這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詩詞就是曹操給我們留下的文學遺産。

     盡管曆史的星空已經暗淡,韓信和曹操,兩個在中國曆史上叱咤風雲的人物,也早已消逝在悠悠千年的曆史長河之中。

     不管世上有沒有輪徊之說,我相信,他們骨子裡一定住着一個共同的靈魂——這個靈魂的名字叫英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