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豈止尤物說二尤(1)

首頁
    《紅樓夢》中有幾十個人物都寫得各有特點,所以才能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

    不過香菱這個人物在《紅樓夢》中有點與衆不同,在《紅樓夢》的薄命女兒中她出場最早,第一回就寫了她的家庭以及她家與賈雨村的關系,她是如何被拐子拐走的;接着第四回又交代了她被拐後的不幸遭遇,由于賈雨村的徇私枉法,徹底斷送了她與父母團聚的機會。

    至此,她給讀者的印象似乎這個人物很重要,但是她随薛家進京後涉及她的故事很少,甚至一些與她有重要關系的情況,比如寶钗為她改名香菱,她成為薛蟠之妾,都是通過别人的嘴交代的,或者一帶而過。

    賈府不少重要活動都沒有她的表現,通常隻是提了她的名字一下,表示有她在場而已,隻起了個符号作用,并沒有成為藝術形象,而且多數情況她連在場的機會都沒有。

    這實在有點出人意料。

    香菱與許多比較重要的人物的主要區别在于,她基本上沒有自己獨立的以她為主的戲。

    身份地位和她差不多的少女少婦,如鴛鴦、晴雯、襲人、平兒、紫鵑、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都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獨立的戲,但是香菱除了學詩以外,幾乎沒有以她為中心的故事,而且學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陪襯、突出寶钗和黛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曹雪芹把香菱放在了金陵十二钗副冊之首,這必有道理,不會僅僅因為她是妾的緣故,《紅樓夢》裡的妾有好幾個呢。

    我們隻要想一想,金陵十二钗正冊之首是黛玉和寶钗,又副冊之首是晴雯和襲人,都是曹雪芹最喜愛的少女,在她們身上寄托着某些理想或表達了某種遺憾,她們在小說中占有重要地位。

    香菱自然也不會例外。

     那麼曹雪芹究竟重視香菱什麼呢?或者說,曹雪芹為什麼要塑造香菱這樣一個藝術形象呢? 香菱有一個獨特作用,這是其他少女、少婦所沒有的,那就是由于香菱和她父母命運的變化,帶動了許多其他重要人物的出場,使他們聚合在一起,并深化了其他藝術形象。

     《紅樓夢》的人名很有講究,創作方法體現在人名上主要是甄士隐和賈雨村,表示将生活中的某些“真事隐去”,而以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的“假語存焉”。

    這兩個人,一個是香菱的父親,一個是靠香菱父親資助才得以進京趕考,中了進士,走上仕途。

    而且這兩個人貫穿整部小說始終。

    《紅樓夢》前八十回寫了五個案子,除了第七回提到的冷子興案外,還有四個案子:第四回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十五和十六回王熙鳳策劃的導緻張金哥與守備之子自盡案,四十八回通過平兒嘴裡轉述和評論的賈赦霸占石呆子古扇案,六十八回王熙鳳策劃的讓張華去都察院狀告賈琏案。

    這四個冤案中的兩個,葫蘆案和古扇案都由賈雨村一手操辦的。

    而賈雨村之所以能夠做官,關鍵就在于香菱的父親甄士隐資助了他五十兩銀子,這是一大筆錢,使他能夠及時進京趕考。

    所以賈雨村發迹是靠了香菱之父甄士隐。

    而葫蘆案的主要受害者之一恰恰就是香菱。

    賈雨村這個家夥恩将仇報,徹底斷送了香菱返回父母身邊的希望。

    由于葫蘆案賈雨村包庇了薛蟠,巴結了薛家、王家、賈家,為賈雨村日後飛黃騰達奠定了基礎。

     《紅樓夢》愛情主線的兩位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寶钗原來都不住在京城,黛玉在揚州,寶钗在金陵,隻有她們都到了榮國府,寶、黛、钗三角關系的感情戲才演得起來,整部《紅樓夢》的大架構才得以建立。

    而黛玉和寶钗分别進京,都和香菱有直接、間接的關系。

     黛玉進京,是因為得罪上司被罷了官的賈雨村在她家給他當啟蒙老師。

    賈雨村罷官,是因為當過官,而他當官的關鍵歸根結底還是香菱之父甄士隐當年資助他及時趕考中了進士。

    沒有這個當官、罷官的經曆,賈雨村不可能成為黛玉的老師。

    黛玉的父親林如海寫信給賈政,請他幫忙保舉複官,并帶黛玉進京。

    所以賈雨村官複原職,黛玉進京,和香菱之父,也就是和香菱有間接關系。

     香菱對于寶钗進京的帶動作用就更加明顯了。

    第三回結尾寫得明明白白,薛家進京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薛蟠(在金陵)倚仗财勢,打死人命,現在應天府案下審理。

    如今母舅王子騰得了信息,故遣他家内的人來告訴這邊,意欲喚取進京之意”。

    而薛蟠“倚仗财勢,打死人命”,就是因為搶奪英蓮(香菱)而起。

    結果賈雨村良心泯滅,放走薛蟠。

    于是薛寶钗随着母親和哥哥進京了。

     正因為香菱主要起着一個帶動别人出場的作用,所以她來到京師以後,這個使命就完成了,從此以後幾乎就無事可做,隻能偶爾扮演一個陪襯别人的角色。

    另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由于她是薛蟠的妾,薛家雖然住在榮國府,但是在東北角的梨香院,是個雖通榮府也通外面的獨院。

    香菱這個妾的身份地位和梨香院的獨特位置,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