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劉心武:我有何“不能”!

首頁
    電話中,劉心武聲音略顯疲憊,面對外界的贊揚與批評,表現得非常平靜,他說,對自己的研究有着基本自信,并立志要将“秦學”進行到底。

     撰稿/羅栀子 究竟如何看待劉心武的紅學研究?如何看待如今的紅學熱?近日,記者電話采訪了在北京家中的劉心武。

     “秦學”或秘史 記者:為什麼您的講座和書能吸引這麼多觀衆、讀者? 劉心武:沒想到我花甲之後,還能被諸多人士賜以如此的關注,我整個的心情,确實必須以欣慰兩個字來概括。

    我認為不能強迫年輕人去讀中國古典名著。

    最好是先讓他們覺得有趣。

    我在《百家講壇》上采取“懸疑式”的話語方式來講《紅樓夢》,目的之一就是喚起人們閱讀的興趣。

    現在的确有一批年輕人因為聽了這個講座,看了這本書,産生出了閱讀和探究的興趣,這讓我很高興。

     記者:有人認為,您的研究是在以政治解讀文學,看您的書好像在看秘史,因此大受歡迎。

    您是怎麼看的? 劉心武:對于我的研究,有的人誤解了,以為我隻研究《紅樓夢》裡的秦可卿這一個人物,或者我隻把《紅樓夢》當成一部清代康、雍、乾三朝政治權力的隐蔽史料來解讀。

    不是這樣的,我隻是把對秦可卿的研究當作一個突破口,好比打開一扇最能看清内部景象的窗戶,邁過一道最能通向深處的門檻,掌握一把最能開啟巨鎖的鑰匙,去進入《紅樓夢》這座巍峨的宮殿,去欣賞裡面的壯觀景象,去領悟裡面的無窮奧妙。

     因為我還沒有講完,所以許多人誤以為我把《紅樓夢》完全解釋成一部政治小說。

    我的看法是:曹雪芹有政治傾向,有必要分析解讀他的政治情緒;但曹雪芹又終于超越了政治,使《紅樓夢》成為一部高于表達政見的,充溢着更高層次的人文情懷的書,我将在講座下半部裡彙報自己這方面的研究心得。

    這個月底,《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第二部也将由東方出版社推出,相信支持我、鼓勵我的紅迷朋友是樂于見到的。

     記者:現在,您的“秦學”也被人們廣泛關注,您能為大家解釋一下“秦學”嗎? 劉心武:我的“秦學”研究絕對不是對秦可卿一人的研究,通過她,會涉及到許多人。

    這屬于探佚學範疇。

    我主要從金陵十二钗的最後一钗秦可卿出發,來進行探佚。

    我的探佚主要是集中在秦可卿的真實出身究竟是什麼,也就是說我要探究秦可卿的生活原型。

    我探佚的結果就指出秦可卿的原型是康熙朝被廢掉的太子的女兒。

    這個探佚的意義是什麼呢?有4個層次的意義,第一層次可以從中了解曹雪芹寫《紅樓夢》所處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背景。

    第二個層次可以從中了解曹雪芹他的家族命運的起伏跌宕。

    第三個層次可以從中了解曹雪芹本身的命運。

    第四個層次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層次,就是要了解曹雪芹在寫《紅樓夢》時他的藝術思維他的創作心理。

     從十多年前開始,我就把自己的研“紅”心得發表出來,現在已經出了5本内容不斷更新發展的書。

    我的研究得到前輩周汝昌先生的熱情鼓勵與悉心指導,也得到像陳诏先生那樣的通家的善意批評,當然更有許多讀者的支持,以及傳媒的關注。

    當然,我還隻是一個“紅學”的票友,不過我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紅”軌迹,“秦學”的提法應該說是水到渠成。

     掌聲或“臭雞蛋” 記者:有評論家認為您的研究确實以全新的思路開拓出“紅學”的另一維空間又借助大衆媒體和演講的形式促進了紅學研究的民間化發展間接幫助了傳統文化瑰寶的普及和傳承以及學術自由風氣的培養。

    您是怎麼看待自己的研究的?您認為自己是紅學家嗎? 劉心武:不敢稱“家”,算是一個平民紅學研究者吧。

    之所以說算是平民,是因為我不是紅學研究所等專門機構的成員,跟紅樓夢學會沒關系,沒有紅學方面的職稱,也不是大學裡講授這方面課程的教授,在某些(當然不是全部)那方面的人士,尤其是個别紅學權威看來,我在紅樓夢研究方面是沒有發言權的,我的全部論說都是“外行話”。

    當然,我和另外許多平民紅學研究者有不一樣的地方,我畢竟算是一個有知名度的作家,跟他們比,我有一定的優勢。

     我在講座中引用了袁枚的兩句詩:“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我常用這兩句詩鼓勵自己。

    我因為種種原因,并沒有能夠進入名牌大學,沒有能受到正規的學術訓練,先天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