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要考證,是考證作者,不是考證小說裡的人物的史實背景。
小說是經過藝術概括的,我們評價小說是評價它的藝術形象,評價它的藝術創造。
類似于“秦學”的道路前人早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前《紅樓夢》剛一出現就有人猜測這是寫的哪一家的事情,到現在又說是什麼廢太子、公主,這些都離開《紅樓夢》太遠了。
我希望我們的《紅樓夢》研究要靠近《紅樓夢》,靠近曹雪芹真正的家世,而不是靠近作品裡的人物所謂的家世。
我認為如果我們将作者家世靠近作品裡的人物去研究,這樣做終将失敗,因為什麼證據也找不到,還會把大家弄得思想混亂。
回歸文本還是應該回歸到《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和文化中的地位的研究,回歸作品的藝術分析。
對于作者的家世我們弄不清楚就說弄不清楚,如果有新的材料,當然對我們有好處,但不要靠猜測,不要出來一件什麼東西就相信。
現在的這些流行觀點把《紅樓夢》背景解說的如此之“豐富多彩”,但那已經不是《紅樓夢》,而是現代人創作的《紅樓夢》了。
這個東西如果廣大讀者都接受,隻能說我們的文化品味有問題,整體水平還有待提高。
盡管這種提法現在擁有聽衆,甚至聽衆還聽得津津有味,但是如果離開了《紅樓夢》,離開了對《紅樓夢》的分析和科學研究,它終究不能變成事實,不能說我們以後就會相信劉心武的這些提法而按照這些提法去看待《紅樓夢》。
我相信真正懂得《紅樓夢》創作藝術的人絕不會相信那樣的觀點。
而且我還要強調,沒有單純的娛樂性,不管怎麼說,還是要寓樂于教,低級趣味娛樂品隻能培養低級趣味的觀衆,要引導觀衆向高的文學品味、文化品味發展。
現在這些提法都是以前索隐的東西的翻版,隻不過影射的更具體,更沒有根據。
以前的觀點還有些大的政治背景,現在完全是沒有關系的東西。
我不贊成這種研究,不贊成向讀者宣傳這些沒有根據的東西,這麼大範圍這麼廣泛地去宣傳這些東西,不止貶低了《紅樓夢》,也擾亂了文學藝術的研究方向。
我們沒辦法改變這些狀況,隻能做好我們的工作,做好我們的研究,按照正确的研究方向去繼續。
《紅樓夢》研究中有一些作家參加是很好的事情,因為作家對創作有自己的體驗,應該說有作家參加進來,從創作思維、藝術思維來解說《紅樓夢》是一件好事。
但是不能把沒有的事情描寫得非常生動,這樣容易把讀者引向歧途。
《紅樓夢》裡面并沒有這些東西,《紅樓夢》寫的也不是這些東西,即使描繪得再生動也隻能說是作家的“再創造”,而并非曹雪芹的原意。
現在這種風氣盛行,可能是因為很多人都不了解《紅樓夢》,不讀《紅樓夢》,由這樣的風氣倒是引發了一股讀《紅樓夢》的熱潮,但是如果按照這種方法去讀《紅樓夢》的話,那就一定會走入歧途,所以應該就這個問題開展讨論。
我感覺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這樣重要的輿論導向的陣地,應該把學術研究,把繼承和發揚中國文化遺産的研究引向正确的方向,不能什麼說法都引入。
學術講壇不是娛樂台,不能像現在電視上某些改編名著的作品那樣,那純粹是敗壞古典名著,我希望中央電視台少做這種事,否則贻害無窮。
我勸劉心武先生去從《紅樓夢》小說的創作藝術方面多做研究,他應該有這種能力,因為他是一個作家,而且寫出過很好的作品。
但不要引導大家去猜謎,這些東西過去老祖宗就猜過了,猜了那麼多年都猜不對,他也不可能猜對。
“秦學”完全是他自己猜的,《紅樓夢》那個有限的篇幅提供出來的人物,就是個很幹巴的人物,是完美的媳婦,你發展出什麼來,也不是原來那個幹巴的秦可卿。
來源:《紅樓夢學刊》(2005年第6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