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醉
倚天是筆者第一本看的金庸作品,也是初期最喜歡的一部。
喜愛的原因無非是情節熱鬧、打鬥精彩等等。
可惜此書後勁不繼,被其它書趕過了。
近數年來,在我心目中倚天大約與其馀二部曲同級,雖仍比碧、書等高得多,但差鹿笑天三書遠矣。
不滿意此書的地方有不少。
對周、趙兩女角的塑造是其一(不是說她們塑造得不夠真實,而是讨厭她們太奸,濫殺無辜、壞事做盡),書中很多不合理的情節亦是一大缺陷。
譬如,很多人說周芷若後來的轉變不合理,我則認為峨嵋派門人後來的态度才更惹人疑窦。
周芷若城府之深其實在年長第一次出場時已有伏筆。
第十七回,她幫丁敏君對付珠兒,卻假裝落敗受傷。
一下子騙了丁張二人,連珠兒也大贊她“心計厲害”。
故此她後來變成那樣不難明,但連衆峨嵋派弟子也跟著變得心狠手辣就極之難解了。
峨嵋派無論如何都算是俠義道,以前認定明教是邪派,故圍攻魔教時下手不容情還說得過去,但在屠獅大會中以陰毒已極的霹靂雷火彈殺害無辜卻是無論如何說不通的。
難道掌門人的命令真如此不可違抗,甚至有違良心之事也要照做?
以上一點不過影響了屠獅大會的部分情節,尚可容忍。
我覺得有另一不合理處,卻幾乎使全書站不住腳,我對此書也因之大打折扣。
那是正派對明教的态度。
六大派連驅逐胡虜的大事也不去幹,卻要圍攻光明頂,可見他們對明教實在痛恨之極。
那自然是魔教的人實在太過可惡,比蒙古鞑子更甚。
那麼此魔教究竟如何邪惡呢?我可一點也看不出來!看來看去,教中由上至下都沒誰是大奸大惡之徒。
範遙有點邪氣,但也沒甚顯著的惡行。
韋一笑初出場時吸人頸血,的确極之恐怖,但原來他是為著療傷而迫不得已的,又變得其情可憫的樣子了。
魔教之稱,真不知從何說起。
“正非正、邪非邪”此一寫法當自倚天而始,可惜此書更像正邪颠倒,正派中除武當外沒半個是東西,魔教中人卻沒多少邪氣,真真奇怪。
此意念在天龍有用過(漢非全對,遼非全惡)。
而笑傲更是照版全搬,日月神教比起某些名門正派的确不太可怕,但始終正派中有恒山三定、莫大、沖虛等大批貨真價實的俠義道;魔教中一樣有雪地中對嶽靈珊起邪念的大群惡徒、或捉拿甯中則後想加以輕蔑的幾名長老等,那些才是名符其實的魔教出品。
比起教徒善良得不得了的明教,日月神教被人視為邪魔外道才更令人信服。
我想,倚天是有點“矯枉過正”了。
因此,正派對明教的恩怨,我覺得太不成模樣了。
為著些少私人恩怨而忘記萬千百姓尚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這樣的“名門正派”簡直有辱俠義道之名。
後來的屠獅大會也是一樣,為報私仇以及争奪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