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人士立時湧至。
抗元之事除明教在幹之外,怎不見那班人半點熱心?
想想,這題材選得不好。
國家被外族侵占之時,若不想以抵抗外敵為主線,頂多隻能如神雕般寫寫情情愛愛之事。
倚天搞成這樣,當真可惜!
但倚天一書也不是一無是處的。
首先,若此書有那一方面在作品集中排第一的,我想必然是武功的描寫。
此書中之打鬥實是一絕!人說古龍善于營造氣氛,我說金庸可也不遑多讓,而且變化多端,比起古龍實更過之。
金書中氣氛最詭異的一戰自然是東方不敗出場的一段,但大半是出于東方不敗的怪模樣。
數氣氛濃郁的打鬥,還看倚天:
張無忌第一次松間大戰、孤島鬥波絲三使、黑暗中抗周芷若雷霆一擊,三場打鬥無一不令人看得驚心動魄,但長短各異——把閣下神經抓著足足大半回不放,令你完全抖不過氣來者有之;電光火石間短短幾句,待你驚覺發生何事卻打鬥早歇,事後隻留下一身冷汗者有之——實在目不暇給。
另外,光明頂大戰、武當山退敵、屠獅大會定盟主、三戰松間神僧,各式各樣的打法、寫法可謂應有盡有。
武俠小說中的這個“武”字,于此書中發揮得最淋漓盡緻!
顯然,金庸也意識到這一點。
故此在後來的書中,武打不得不尋求突破。
到天龍時改寫一些較神化的武功(如殺人不用第二招等),笑傲時的武功有如哲理,而且一反内力強于招式的“傳統”武學理論,到鹿鼎時更索性把武功打入末流。
論精彩,始終是倚天最出色。
最後,我想金庸作品中沒一部不是為了描寫人物的。
倚天的角色數目之多在金著中是數一數二的,故寫得成功的自也不少(或許是命中機會較高吧,一笑)。
我極喜愛部份角色,武當諸俠中以張松溪及俞蓮舟寫得較佳,尤以俞二俠寫得細緻。
張翠山一家三口回歸中土,俞蓮舟的出場就寫得極為出色(以昆侖派西華子的反應來側寫其氣勢)。
返武當途中看他與殷素素的對答、對無忌的愛護等可知他嚴肅的外表下有著寬厚、仁慈以及幽默等等優點,外冷内熱的形象寫得恰到好處。
比起程英的所謂“外柔内剛”要藉黃蓉之口點明,這些側寫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其馀謝遜、範遙、紀曉芙等等角色,也都各有各的佳妙,網上以他們為題的作品不少,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倚天是筆者少時最愛,想談的還有很多很多。
但羅羅唆唆一大篇也隻能論及其萬一,故惟有希望日後有機會撰寫“再次試論”、“三論”等等……
—————————————————
修訂于西元一九九八年八月寄自美國
注:九八年六、七月間于四通立方金庸客棧就數個倚天題目與網友讨論,合并并整理有關多篇帖子,遂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