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反全國人人侵的鬥争,但這并未見曆史記載。
丘處機是山東人,在他幼年時,金國人已經把首都從黑龍江遷到了北京(當時稱中都),金國在中國北部的統治已相對穩定。
他的傳教活動多是在金國統治者的支持下進行的。
金世宗完顔雍(就是那個和完顔洪烈一同去蒙古的完顔洪熙的父皇)曾請丘處機到首都去傳教,很為優待,後來丘處機在得到皇帝的許可後,到陝西去傳教。
在這種情況下,全真教在全國統治區内發展非常快,成為中國北方的主要道教支派。
全真教的極盛時期是在元朝初期。
丘處機被成吉思汗召去(這在《射雕英雄傳》第三十六回中有描述),尊為“神仙”,封為“大宗師”,總領道教。
北京地區大旱,丘處機曾主持儀式祈雨成功,北京地區下了三天雨。
此後,成吉思汗對他更為尊崇,下令把北京的太極宮加以擴修,根據丘處機的道号改名為長春宮。
丘處機就是在這個道觀中主持全國道教的。
這個道觀在明朝時改名為白雲觀,這個觀名一直保持到現在。
在忽必烈當皇帝時,王重陽和全真七子都曾得到過很高的封号,例如,王重陽被封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全真七子都被封為“真人”.如馬钰被封為“丹陽抱一無為真人”等。
到了元武宗時,他們的封号又進了一步,王重陽被加封為“帝君”,是“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全真七子也被加封為“真君”.如馬钰被加封為“丹陽抱一元為普化真君”等,可真是榮耀之極。
在《神雕俠侶》的第二十五回,出現了一個反對皈依蒙古的全真教第三代弟子李志常。
在這本書的最後的第三次襄陽之戰中,黃藥師還想任命他為西路軍統帥。
實際上他是蒙古皇帝前面的紅人。
他是丘處機的愛徒,道号真常子。
蒙哥皇帝(就是小說中被楊過打死的那一位)賜他“金符寶浩”,到全國各地巡視。
在忽必烈時曾紅極一時,被封為“玄門正派嗣法演教真常真人”,令掌道教事。
李志常還大量刊印一本西晉時人寫的,名為“老子化胡經”的書。
書中講老子曾西去,教化當地胡人,佛祖就是他的化身雲雲。
佛教當然反對這本書,更糟糕的是老子可能是在影射丘處機,那胡人就好像是成吉思汗了,蒙古皇帝看了也不會高興,這本書的内容本來也沒有什麼曆史根據,李志常自己也不争氣,在巡視中侵占佛教寺院,引起僧人抗争。
李志常奉皇帝命和佛教僧人辯論,在忽必烈統治後期,皇帝比較更喜歡喇嘛教。
在皇帝的偏袒下,李常志理屈詞窮,辯論失敗。
他第二年就死了。
此後,全真教的地位也下降了。
但在整個元朝,全真教都是得到官方承認的。
既然在曆史上全真教是這樣的,為什麼硬要寫成另外一種樣子呢?讓人無法明白。
金庸這樣使用曆史題材,隻是讓曆史知識不是很豐富的人産生一種敬畏感。
從一個讀者的角度來說,希望作者在引用曆史史實時,盡量大體上和曆史記載相合,至少不要寫得和大家公認是可靠的曆史記載截然相反,不要将其篡改得面目全非,否則,就不如不要引用曆史上真實人物或真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