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為什麼江南六怪還留在大漠

首頁
    作者:閻大為 在《射雕英雄傳》第三回中郭靖的母親被段天德劫持到北京,又被金人抓去當挑夫到了大漠,在大漠中她生下了郭靖。

    蒙古牧民看她可憐,給她四隻小羊,她母子二人就以此為生計在大漠中熬了下來。

    郭靖6歲時,江南七怪找到了郭靖,并定居大漠十多年教郭靖武功。

    這就成了整個《射雕英雄傳》的引子,引出了成吉恩汗等一系列重要曆史人物和重大曆史事件,寫出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成為最暢銷的武俠小說之一。

     仔細想想就覺得問題挺多。

    在江南七怪(因張阿生戰死,七怪隻剩下六人了,下面稱六怪)找到郭靖定居大漠前後,小說中竟一點也沒提到六怪和郭靖母親李萍見過面。

     江南六怪是長年生活在嘉興的漁樵屠販市井之徒,李萍是臨安——即今之杭州人。

    臨安府和嘉興府相鄰,其府治間距離也不過百多裡地,李萍和六怪是小同鄉、郭靖的母親李萍是一個江南水鄉土生土長的農婦。

    從被段天德劫持開始,她經曆了無數艱險苦難,在難以想像的困苦環境中,将郭靖撫養到6歲。

    直至見到江南六怪之前,她沒有一個人可以與之談論自己所受的苦難和委屈,沒有一個人可以與之吐吐苦水的。

    現在見到幾位家鄉人,沒有語言障礙,怎能不傾述衷腸,倒出一肚子苦水呢。

    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按人之常情,郭靖的母親見到了江南六怪時,号啕大哭大約是不可免的。

     以金庸先生之大才,本來是可以寫出極精彩的一幕的,特别是韓小瑩和李萍見面更可能是親熱得不得了。

    但這被回避了,甚至連見面也不安排。

     實際上确實不能見面,一見面就要打聽家鄉情況,下一個問題必然就是回鄉。

    大漠中那種一年到頭見不到大米、魚及蔬菜的生活,李萍和六怪是絕不可能喜歡的。

    六怪是十分留戀江南市鎮的市井生活,在《神雕俠侶》第一回中就曾寫到柯鎮惡不願到桃花島去享清福,願留在嘉興鬧酒賭錢。

    所以,不能讓他們見面,否則他們談起回江南的事,有什麼理由不回去呢?如果回了江南,還有什麼雕可射呢?成吉思汗、拖雷、華筝、金刀附馬……全都得泡湯了,也就沒有《射雕英雄傳》這本可愛的小說了。

    “還有一個讓人有些别扭的地方,在第六回郭靖和江南六怪南行時,将李萍留在大漠,李萍竟然一點也沒有表露思鄉之情,一點也沒有表示有葉落歸根之意,頗不像一個江南水鄉女子。

    而郭靖和六怪竟也一點也沒有把她帶回南方的意思。

    在武俠小說中常有一些武林人士總是滿腦子古怪念頭,行事乖張,和常人不同。

    但李萍并非習武之人,她不過是江南一普通農婦而已,不讓她有普通人的感情,是讓人感到很别扭的。

     金庸自己曾說過:“我認為文學主要是表現人的感情。

     ……如果能深刻而生動地表現人的感情,那就是很好的小說。

    ”(《長風萬裡撼江湖),杜南發)說得确實很好,但是在這部書中,對李萍的感情表現的怎麼樣呢?她給人總的印象是什麼呢?根本就不像一個江南水鄉的普通女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