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閻大為
向問天不是《笑做江湖》的主角,但卻是個重要人物。在第十八回,令狐沖看見他孤身一人,手帶鐵鍊,受到大量日月神教教衆和正派武林人士的圍攻,于是就加入戰團,和向問天聯手戰鬥。二人在逃脫了衆人的進攻後,向問天和令狐沖結為兄弟,同去杭州梅莊,将日月神教前教主任我行救出。
在最後,任我行死後,任盈盈将教主之位讓于向問天。
向問天出場亮相的那一大段的描寫,相當精彩,可惜的是,從他亮相開始直到令狐沖由地牢中逃脫,和任我行見面,這一段故事之中,自相矛盾和疏漏之處稍嫌多了一些。下面幾節就都是講這段故事中的缺陷的。
第一個謎是:在向問天準備去解救任我行之前,他是處于一種什麼狀态。對此問題,小說在不同的地方,給了三種不同的說法。
在第十八回“聯手”中,令狐沖看見他時,向問天雙手間系有一根鐵鍊,又有日月神教教衆在追捕他,顯然是由囚牢中逃出來的。
但在第二十二回“脫困”中,向問天自己說:“20年前,教主離奇失蹤,東方不敗篡位。我知事出溪跷,隻能隐忍與東方不敗敷衍。直到最近才探知教主被囚所在,便即來助教主脫困……”看來他還是在東方不敗手下擔任光明右使的。
另一說法是在同一回中,任我行說向問天在任我行被囚之前“一怒而去,遠走高飛,從此不再見面。”
究竟是怎麼回事,不知有誰能說清楚。
第二個謎是:梅莊四友怎麼會不認識向問天。
在武俠小說世界中,似乎必須認識盡量多的人,特别是認識武功高強的人,才有可能混下去。在見到這類人物時,如可能是敵人,又鬥不過,能躲就躲過;如遇見了,該施禮就施禮,該拉關系就拉關系;如要打鬥,也以知己知彼為好,或取勝或逃跑較為主動。從武俠小說中所寫可以看出,如看見武林人物,不論其水平高低,如果你不認識他,似乎就是對他很不禮貌,常常會惹麻煩的。
在向問天和令狐沖去梅莊解救任我行時,梅莊四友竟然不認識向問天(見第十九回),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向問天多年來闖蕩江湖,武功高強,在日月神教中擔任極為顯赫的光明右使。日月神教内外,江湖上武林人士多應識得他。梅莊四友更應該認識他。
梅莊四友雖然在日月神教中的地位不算很高,但也都是重要人物。梅莊四友的老大哥黃鐘公在臨死之前說:“任教主性子暴躁,威福自用,我兄弟四人早萌退志。東方教主接任後,寵信奸佞,鋤除教中老兄弟。我四人更是心灰意懶,讨此差事,一來遠離黑木崖,不必與人勾心鬥角……”(見第二十二回)
由這般語言可以看出:一是原來梅莊四友也是在黑木崖;二是也屬老兄弟之列,教主的言行和性格,都對他們有直接影響,可能擔任不算低的職務。所以梅莊四友不可能認不出向問天,就連一字電劍丁堅和五路神施令威也應認得出向問天來。
另一個是有關向問天的名字問題。
日月神教的幾位首腦人物,像東方不敗、任我行、向問天等的姓名都很有氣魄,很符合一個魔教的高級人物的身份。
但是,向問天這個名字有些不妥,至少在他接任教主之前是不妥的.
這個名字可能來自于戰國時期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名詩《天問》。在這篇著名的詩中,屈原一氣向“天”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要“天”回答。據學者們研究,這詩可能是在屈原被楚王流放後,悲憤難抑的情緒下所創作。
取“問天”這個名字的本意,在《笑傲江湖》中沒有提到過,人們總可以設想,所謂“問天”就是對“天”質問。在魔教中誰可能是“天”呢?隻可能是教主。不管誰當教主,琢磨一下向問天這個名字的含意,就會覺得“問天”和“問鼎”的意思差的并不很多,心中是不會高興的,向問天也就會有危險了。
所以,他這個名字在他當教主之前是不妥當的,不論是在東方不敗手下,還是在任我行手下,都會引出麻煩的。在他當了主教後,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名字真不錯,“問天”問出個教主位子來,大概也會感到,前兩位教主沒因他的名字處置他,實是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