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序言

首頁
    天地而泣鬼神。

     喬峰的一生,始終夾在民族的恩仇和個人的恩怨中。

    他是契丹人而又為漢人所恩養,從漢人那裡學得了最上乘的武功以及行俠仗義的江湖道義;但是他目睹了漢人對異族的掠奪和屠戮,同時也看到了契丹族對漢人的報複。

    對于普通的漢族人民和契丹族人民,不論怎樣,都是被掠奪和屠殺的對象。

    他一身兼有兩個民族的利和害,也兼有兩個民族的種族觀念和道德觀念、國家觀念,這些矛盾他無法統一,終于在曆史的矛盾中自殺。

     喬峰的死,是一個英雄的死,是一個具有悲天憫人的浩然胸懷的烈士的死,喬峰的死,表達了一種朦胧的願望,希望民族之間的和平、人民之間的和平。

     令狐沖雖然帶有放浪不羁和滑稽的性格,但這都是外部的表現,他最本質的品德是舍己救人和一往無前。

    盡管他口不擇言,但心地卻純良無比。

    他與田伯光的對打令人拍案叫絕,也使他的美質得到了深刻的發掘。

     無論是喬峰、令狐沖還是其他許多俠義的英雄人物,都是具有不凡的品格的;這種不凡當然需要消化而不是簡單的模拟。

     《笑傲江湖》中的劉正風和曲洋,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人物。

    我認為這兩個人物着墨雖然不多,但其内涵決不在喬峰、令狐沖諸人之下。

    為着維護友情而竟然威武不屈以至于犧牲全家,劉正風确是一種崇高品德的象征。

    曲洋與劉正風是音樂上的知音,為</PGNF06.TXT/PGN>了知音,曲洋也以身相殉。

    臨終前他們合奏一曲《笑傲江湖》,琴箫合奏,妙合無間,以至于死而無憾。

    他們的精神境界實在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

    我每次讀到這一段,總覺得思想境界被淨化了一次,被升華了一次。

    我深深感到金庸思想和胸襟的高曠。

    這個故事,比曆史上俞伯牙、鐘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内容和意境大大地提高了。

     金庸小說的意境和場面是層出不窮的,有的幽美如江南山水,有的壯麗如北國風光;大漠孤煙,雪山冰天,幽壑鳴瀑,靜潭瀉影;或古洞藏譜,或蕭寺隐俠,或明月洞箫,或花香劍影;種種情狀,事随境遷,真不知作者胸中有多少丘壑。

    金庸筆下寫到的不少地方,我是到過的,例如大西北的甘涼道、大戈壁、星星峽、天山、祁連山、華山、五台山、泰山、衡山、太湖、錢塘江六和塔、杭州靈隐寺、嵩山少林寺、恒山懸空寺等等,有的我還不止去過一次。

    我曾夜上華山,過玉女峰時已是明月滿山,到南峰時松陰匝地,清景無窮,自謂人間佳境無過于此,蘇東坡承天寺夜遊亦不足為比;但此情此景一到金庸筆下,便又是一番境界。

    譬如星星峽,我去年冬天路過時,正值大雪奇寒,汽車被凍不能行走,因而趁機飽覽了星星峽的奇景壯采,我曾驚歎此處為典型的中國西部;然而金庸筆下的星星峽,則更加崇高而奇險,誇張而不失其真,使人觸目驚心。

    這是金庸描寫上的特點,因而祖國的壯麗山河經他一描寫,再副以種種劍客俠士的傳奇情節,就更加引人遐想,誘人欲往;所以金庸小說裡的奇山異水,也無異是對祖國山河的歌頌,寄托了作者的深厚感情。

     金庸小說的語言是很有特色的,它既有傳統小說語言的優美、精練、準确、傳神等等的優點,而又流暢易懂,文章如行雲流水,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他還雜用了各地的方言,借以刻畫人物,如吳語的軟綿,川語的佶屈,用來無不曲盡其妙;加之還不時雜以詩詞韻語,這樣從總體來說,就大大增加了他的小說的文學性。

    應該指出,金庸武俠小說的文學性是比較強的,比起有些單純以故事情節取勝的武俠小說來,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我可以說,金庸是當代第一流的大小說家,他的出現,是中國小說史上的奇峰突起,他的作品,将永遠是我們民族的一份精神财富!曹正文兄的《金庸筆下的一百零八将》,為研究金庸小說,也為研究中國武俠小說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願這部卓有見解、實事求是的文學評論給我們的文壇帶來新鮮的氣息。

     1991年8月14日夜 于京華瓜飯樓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