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愛之癡

首頁
    像郭芙那樣,自以為愛着武氏兄弟,不分軒轾的情況有的是,進而,轉眼之間發現原先對武氏兄弟的愛隻是“小兒科”,隻有對耶律齊的愛才是真的,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因為對武氏兄弟,她完全是一位驕橫的公主,他們千依百順,而她可以為所欲為,隻要她想要的便一定得到,往往,這并不是真正的愛情,而隻有對耶律齊産生情意,“存了患得患失之心,旁人縱然說一句全沒來由的言語,隻要牽涉到她意中人,不免要反複思量,細細咀嚼,” 這才像是真的愛。

    但是,這并不一定是最後的愛,或者——說《神雕俠侶》中所寫的那樣——這還不是真的愛。

    真愛的秘密甚至連她自己也要到很多年以後才能明白,到她真正成熟的時候。

     生活中像這樣的事情應該說是很多的。

    我們熟悉的一句話:“恨不相逢未嫁(娶)時,”大緻便表示了這種巨大的遺憾。

     一個人覺得自己愛上了一個人,同時又為對方所愛,于是兩人情投意合,相愛,甚至結合了。

    可是,在一段(或很長很長,或很短很短)時間以後,又發現了自己真愛的人并非自己身邊的這一位,而是另一位原來不認識的、或是早已認識但壓根兒便沒往“那上面”想的人(如郭芙對楊過)。

    ——這正是人世間的愛情與婚姻的悲劇的最常見的一種形式。

     他或她終于在茫茫人海之中,發現了真正的愛的對象(不論男女,也不論老少),對于一個人總算是一件幸福的事,因為他或她可以真正地嘗到那種刻骨銘心、欲仙欲死的真正的愛的滋味(這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嘗到的!)。

     然而,對于一個已經結婚、或已經有了愛的承諾的人來說,真正的愛的出現,無疑又是一種無法避免的悲劇。

    就以郭芙而言,她是繼續與耶律齊相敬相親、和睦共處,把對楊過的愛依舊深埋心底?還是離開耶律齊而去追求真正愛着的楊過?——顯然,無論是哪一種都會是極大的痛苦。

    保持原來的狀況麼,一經發現自己的真情,又豈能再輕易地深埋心底?抛開現實婚姻而去追求麼,一則對已婚的對象負有無可疑義的道德歉疚(特别是對方依然在愛着),一則是你所愛的人又有了自己的戀人或婚姻:從而,要麼是獨自心裡煎熬,要麼幹脆将自己變成炸彈,毀滅現存的一切《神雕俠侶》沒有寫下郭芙發現内心秘密之後如何,恐怕也無法寫了。

     看來,郭大姑娘怕是要帶着此生唯一的、然而也是(恰恰是)最大的遺憾和痛苦度過自己的餘生了。

    她的脾氣隻會更加暴燥,她的生活隻會有更多的“沒來由的生氣”,她的内心和她的家庭隻會從此更加不得安甯。

    悲劇已經鑄成。

     這就是生活。

    這就是所謂的人生。

     然而,生活和人生之中,還有比以上更複雜的情況。

    相比之下,郭芙還算是運氣的,她至少還發現了自己内心的秘密,知道了自己沒來由的發脾氣、沒來由的生氣着惱、與衆不同的脾氣暴燥的背後,是因為内心深處愛着楊過而不自知。

    ——至少後來終于知道了。

    現在知道了。

     比郭芙更不幸的大有人在。

    他們被深深的痛苦所纏繞,将甜蜜的愛情生活變成了黑暗的煉獄,而自始至終都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小說《天龍八部》中有這樣一個極為悲慘的故事。

     大理王子段譽初曆江湖,即遭風險。

    在無量山中跌下懸崖,歪打正着,使他發現了一個幽深古洞,在洞中看到了一座白玉雕成的宮裝美女的玉像。

     這玉像與生人一般大小,身上一件淡黃色綢衫微微顫動;玉像臉上白玉的紋理中隐隐透出紅暈之色,與常人膚肌無異,更奇的是一對眸子瑩然有光,神采飛揚,玉像的眼光似乎也對着人移動。

    段譽口中隻說:“對不住,對不住! 我這般瞧着姑娘,忒也無禮。

    ”明知無禮,眼光卻始終無法避開她這對眸子。

     此時段譽神馳目眩,竟如着魔中邪一般。

    ——段譽此後也确實如中了邪魔一般,對此雕像念念不忘。

    日後碰到了長相如同雕像一般的王語嫣姑娘,便從此癡醉,窮追不已,經曆了人間諸多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