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叫做“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這是極有道理的。
我想,我們每一個都有可能經曆過這樣的事,少年情窦初開之時,莫名其妙地迷戀上一個異性,欲仙欲狂,夜不能寐,興奮不已也痛苦不堪。
過不多久,隻要有一個小小的變故(比如搬家、升學等等)——有時甚至沒有任何變故——這種迷戀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真是莫名其妙啊!正是“來如流水兮逝如風;不知何處來兮何所終”!待到他年想起,無論如何也想不通:
當時怎麼會..?隻有自己對自己說“真是荒唐”。
這種“真是荒唐”的情感迷戀,我想大概不應該叫做愛情。
不過,什麼是、什麼不是?又有誰能說得清楚呢?無論是當年,抑或是以後,都難以解釋。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倚天屠龍記》中便記述了這樣的情感故事,那是在第十五回寫少年張無忌第一次見到朱九真時的情形。
張無忌第一次見到朱九真,“胸口登時突突突地跳個不住,但見這女郎容貌嬌媚,又白又膩,陡然之間,他耳朵中嗡嗡作響,隻覺得背上發冷,手足忍不住輕輕顫抖,忙低下了頭,不敢看她。
本來全無血色的臉蓦地漲得通紅。
”——“張無忌是情不自禁地迷上這位姑娘啦!”——“張無忌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到美貌女子驚心動魄的魔力,這時朱九真便叫他跳入火坑之中,他也會毫不猶豫地縱身跳下。
”從此“隻是将小姐的一笑一嗔,一言一語在心坎裡細細咀嚼回味。
”
是迷上了,還是愛上了?其實并非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明了,容易分清。
在這個故事中,若非張無忌偶然發現朱九真父女對他的關愛是一個純粹的圈套,從而在憤怒與失望之中蓦然清醒,擺脫了心頭的迷戀魔法,那還不知道此事該如何結局呢——假如朱九真父女是好人呢?假如朱九真沒有騙他呢?他還會那樣絕情離去,并——在多少年以後——甚覺莫名其妙的荒唐麼?
事實上,張無忌迷戀的對象是一個壞人,這才是一種偶然現象。
有許許多多的初戀的情人或迷戀的對象,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至少不是壞人。
讓我們來看《神雕俠侶》中的郭芙的故事。
老實說,我不大喜歡這位郭大小姐,但這恰恰說明作者寫得好、寫得妙。
因為作者正是覺得郭靖與黃蓉的愛情與人生不免過于圓滿,因而在下一部書中要給他們添一點麻煩。
讓他們生一個孩子,而且還是一個避開父母長處、結合了父母的短處的女孩子。
這也是因果報應,黃蓉這樣聰明靈俐的人偏偏生一個像丈夫一樣愚蠢笨鈍的女兒,郭靖這位仁厚大度的俠之大者,偏偏女兒像她媽媽那樣刁鑽專橫。
當然,郭芙也是一個美麗的少女,同時也還真稱得上心地純潔(少女麼)。
盡管她智力不太發達,但中人之資還是馬馬虎虎有的,盡管她的個性有嬌橫、刁蠻、浮躁等等缺陷,但她還是有其可愛的一面。
不然,何以她父親的兩位徒弟,武敦儒、武修文這對親兄弟(如今又是師兄弟)會同時愛上她呢?——這一對同胞兄弟從小因母親去世,父親瘋癫出走,被郭靖黃蓉夫婦收為徒弟,養在家中,自然是手足骨肉之情不淺了。
可是,他倆同時愛上了師妹郭芙,而偏偏郭芙對他倆也難以取舍,弄得一對兄弟終于到了手足相殘的地步,相約到城外去決鬥,隻許勝者回來見郭芙。
這也正是郭芙的頭疼之處。
——不論是大武小武,世間倘若隻有一人,豈不是好?偏偏有這二人,各有各的好處。
一個活潑靈俐,一個敦厚樸實;一個說了一千遍一萬遍的愛,一個愛了千遍萬遍但并不說一個字;一個可愛可親,一個可敬可感..若是嫁了其人的一個,另一個豈不是要傷心欲絕?
這的确是生活中的一個兩難問題。
《紅樓夢》的讀者不就為林黛玉與薛寶钗誰更“可愛”而争得面紅耳赤,并分成了“擁林派”和“擁薛派”嗎?
生活在現代的人們也同樣可以碰到這樣的兩難選擇。
且說武氏兄弟相約要郊外比武,弟弟武修文說:“大哥,今日相鬥,我若不敵,你便不殺我,做兄弟的也不能再活在這世上。
那手報母仇、奉養老父、愛護芙妹這三件大事,大哥你便得一肩兒挑了。
”哥哥武敦儒說:“彼此心照,何必多言?你如勝我,也是一樣。
”弟弟又說了:“大哥,你我自幼喪母,老父遠離,哥兒倆相依為命,從未争吵半句,今日到這步田地,大哥你不恨兄弟吧?”哥哥說:“兄弟,這是天數使然,你我都做不了主。
”..
然後雙雙握手,兄弟倆黯然相對,良久無話,忽聽兩兄弟同時叫道:“好,來罷!”——這就真刀真劍地幹了起來,劍招狠辣,決不留情,對付強仇亦不過如此。
這便是“情”的魔力了。
然而,楊過一番軟硬兼施,真假摻半的勸說之後,兩兄弟重歸于好,以為郭芙要嫁給楊過,而他兄弟倆“白忙了一場”。
郭芙聞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