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邪劍法出自于《葵花寶典》。
《笑傲江湖》中介紹,傳說“葵花寶典”是前朝皇宮中一位宦官所著。這位高人的姓名,已經無可查考,以他這樣一位大高手,為什麼在皇宮中做太監,那是誰也不知道了。至于寶典中所載的武功,卻是精深之極,300餘年來,始終無一人能據書練成。百餘年前,這部寶典為福建莆田少林寺下院所得。其時莆田少林寺方丈紅葉禅師,乃是一位大智大慧、了不起的人物,該當練成寶典上所載武功才是。但據他老人家的弟子說道,紅葉禅師并未練成。更有人說,紅葉禅師參究多年,直到逝世,始終就沒起始練寶典中所載的武功。
據說華山派有嶽肅和蔡子峰兩位師兄弟,曾到莆田少林寺作客,不知因何機緣,竟看到了這部《葵花寶典》。其時匆匆之際,二人不及同時遍閱全書,當下二人分讀,一個人讀一半,後來回到華山,共同參悟研讨。不料二人将書中功夫一加印證,竟然牛頭不對馬嘴,全然合不上來。二人都深信對方讀錯了書,隻有自己所記得的才是對的。可是單憑自己所記得的一小半,卻又不能依之照練。兩個本來親逾同胞骨肉的師兄弟,到後來竟變成了對頭冤家。華山派分為氣宗、劍宗,也就由此而起。
嶽、蔡二位偷閱《葵花寶典》之事,紅葉禅師不久便即發覺。他老人家知道這部寶典中所載武學不但博大精深,兼且兇險之極。據說最難的還是第一關,隻消第一關能打通,以後倒也沒有什麼。天下武功都是循序漸進,越到後來越難。這《葵花寶典》最艱難之處卻在第一步,修習時隻要有半點岔差,立時非死即傷。當下紅葉禅師派遣他的得意弟子渡元禅師前往華山,勸谕嶽、蔡二位,不可修習寶典中的武學。
渡元禅師上得華山,嶽、蔡二人對他好生相敬,承認私閱《葵花寶典》,一面深緻歉意,一面卻以經中所載武學,向他請教。殊不知渡元禅師雖是紅葉禅師的得意弟子,寶典中的武學卻是未得傳授。嶽、蔡二人隻道渡元禅師定然精通寶典中報載的學問,哪想得到其中另有原由?當下渡元禅師并不點明,聽他們背誦經言,随口解釋,心下卻暗自記憶。渡元禅師武功本極高明,又是絕頂機智之人,聽到一句經文,便以己意演繹幾句,居然也說來頭頭是道。這樣一來,渡元禅師反從嶽、蔡二位那裡,得悉了寶典中的經文。他在華山與嶽肅、蔡子峰兩位前輩探讨葵花寶典,一字一句,記在心裡,當時他是禅師,到得晚上,便筆錄在袈裟之上,以免遺忘。渡元禅師在華山之上住了8日,這才作别,但從此卻也沒再回莆田少林寺去。不久紅葉禅師收到渡元禅師的一通書信,說他凡心難抑,決意還俗,無面目再見師父雲雲。這樣一來,少林下院和華山派之間,便生了許多嫌隙,而華山弟子偷窺《葵花寶典》之事,也流傳于外。過不多時,即有魔教十長老攻華山之舉。
魔教十長老攻華山,便是想奪這《葵花寶典》,其時華山派已與泰山、嵩山、恒山、衡山四派結成了五嶽劍派,其餘四派得訊便即來援。華山腳下一場大戰,魔教十長老多數身受重傷,铩羽而去,但嶽肅、蔡子峰兩人均在這一役中斃命,而他二人所筆錄的《葵花寶典》殘本,也給魔教奪了去。5年之後魔教卷土重來,這一次十長老有備而來,對五嶽劍派劍術中的精妙之着,都想好了破解之法。魔教十長老武功雖高,但要在短短5年之内,盡破五嶽劍派的精妙劍招,多半也還是由于從《葵花寶典》中得到了好處。二次決鬥,五嶽劍派着實吃了大虧,高手耆宿,死傷慘重,五派許多精妙劍法從此失傳。隻是那魔教十長老卻也不得生離華山。
華山派嶽肅、蔡子峰二人錄到《葵花寶典》不久,便即為魔教十長老所殺,兩人都來不及修習,寶典就給魔教奪了去。因此華山派中沒人學到寶典中的絲毫武功。但兩人由于所見寶典經文不同,在武學上重氣、重劍的偏歧,卻已分别跟門人弟子詳細講論過,華山派後來分為氣、劍兩宗,同門相殘,便種因于此。魔教得到了嶽、蔡二人手錄的寶典殘本,任我行将那寶典傳給了東方不敗。
其實這部手錄本殘缺不全,本上所錄,隻怕還不及林遠圖所悟。渡元就是圖遠。這位前輩禅師還俗之後,複了原姓,卻将他法名颠倒過來,取名為遠圖,後來娶妻生子,創立福威镖局,在江湖上轟轟烈烈地幹了一番事業。這位渡元禅師立身甚正,吃的雖是镖局飯,但行俠仗義,急人之難,他不在佛門,行的卻是佛門之事。一個人隻要心地好,心即是佛,是否出家,也沒多大分别。紅葉禅師當然不久即知,這林镖頭便是他的得意弟子,但聽說師徒之間,以後也沒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