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庸武學地圖》之秘笈與武功(12)

首頁
古墓派玉女功養生修煉,有“十二少、十二多”的正反要訣:“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乃養生之都契也。多思則神怠,多念則精散,多欲則智損,多事則形疲,多語則氣促,多笑則肝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治,多惡則焦煎無甯。此十二多不除,喪生之本也。”

    小龍女自幼修為,無喜無樂,無思無慮,功力之純,即是師祖林朝英亦有所不及。但後來楊過一到古墓,兩人相處日久,情愫暗生,這少語少事、少喜少愁的規條便漸漸無法信守了。

    “修真活計有何憑?心死群情今不生。精氣充盈功行具,靈光照耀滿神京。秘語師傳悟本初,來時無久去無餘。曆年塵垢揩磨盡,偏體靈明耀太虛。”

    這幾句歌訣雖是修習内功的要旨,教人收心息念,練精養氣,但每一句均有幾招拳腳與之相配,合起來便是一套簡明的全真派入門拳法。

    亂環訣和陰陽訣都是太極功夫。

    亂環訣口訣是:

    亂環術法最難通,上下随合妙無窮。陷敵深入亂環内,四兩能撥千斤動。手腳齊進豎找橫,掌中亂環落不空。欲知環中法何在,發落點對即成功。

    亂環訣出手招招成環。所謂亂環,便是說拳招雖有定型,變化卻存乎其人。手法雖均成環,卻有高低、進退、出入、攻守之别。圈有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圈、正圈、有形圈及無形圈之分。臨敵之際,須得以大克小、以斜克正、以無形克有形,每一招發出,均須暗蓄環勁。以環形之力,推得敵人進我無形圈内,那時欲其左則左,欲其右則右。然後以四兩微力,撥動敵方千斤。務須以我豎力,擊敵橫側。太極拳勝負之數,在于找對發點,擊準落點。

    陰陽訣口訣是:

    太極陰陽少人修,吞吐開合問剛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動靜變裡何須愁?生克二法随着用,閃進全在動中求。輕重虛實怎的是?重裡現輕勿稍留。

    萬物都分陰陽。拳法中的陰陽包含正反、軟硬、剛柔、伸屈、上下、左右、前後等等。伸是陽,屈是陰;上是陽,下是陰。散手以吞法為先,用剛勁進擊,如蛇吸食;合手以吐法為先,用柔勁入,似牛吐草。均須冷、急、快、脆。至于正,那是四個正面,隅是四角。臨敵之際,務須以我之正沖敵之隅。倘若正對正,那便沖撞,便是以硬力拼硬力。若是年幼力弱,功力不及對手,定然吃虧。若是以角沖角,拳法上叫做:“輕對輕,全落空”。必須以我之重,擊敵之輕;以我之輕,避敵之重。再說到“閃進”二字,當閃避敵方進擊之時,也須同時反攻,這是守中有攻;而自己攻擊之時,也須同時閃避敵方進招,這是攻中有守,此所謂“逢閃必進,逢進必閃”。拳訣中言道:“何謂打?何謂顧?打即顧,顧即打,發手便是。何謂閃?何謂進?進即閃,閃即進,不必遠求。”若是攻守有别,那便不是上乘的武功。

    武功中的勁力千變萬化,但大别隻有三般勁,即輕、重、空。用重不如用輕,用輕不如用空。拳訣言道:“雙重行不通,單重倒成功”。雙重是力與力争,我欲去,你欲來,結果是大力制小力。單重卻是以我小力,擊敵無力之處,那便能一發成功。要使得敵人的大力處處落空,我内力雖小,卻能勝敵,這才算是武學高手。

    聖火令是當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所鑄,刻着他畢生武功精要。六枚聖火令和明教同時傳入中土,向為中土明教教主的令符,年深日久之後,中土明教已無人識得波斯文字。數十年前,聖火令為丐幫中人奪去,輾轉為波斯商賈所得,複又流入波斯明教。波斯總教鑽研其上文字,數十年間,教中職位較高之輩武功陡進。隻是其上所記武功博大精深,便使修為最好的大聖寶樹王,也隻是學得三四成而已。

    透骨針内功是一種陰勁,這陰勁凝聚如絲發之細,倏鑽陡戳,陰勁如刀、如劍、如匕、如鑿。陰勁入體,立即消失,卻疼痛入骨。

    書中出現過的波斯明教聖火令上的功夫還有一種是“陰風刀”。

    見于《倚天屠龍記》。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