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庸武學地圖》之棋(1)

首頁
    像以前這般縛手縛腳,顧此失彼。

    這個新局面,蘇星河是做夢也沒想到過的,他一怔之下,思索良久,方應了一着黑棋。

     這個珍珑變幻百端,因人而施,愛财者因貪失誤,易怒者由憤壞事。

     此是金大俠小說中論說圍棋的經典名段。

     金大俠曾擔任過香港圍棋協會會長,據說棋力可達業餘六段,于圍棋是情有獨鐘,黑白兩子曾伴随着他寫作武俠小說的大俠之路,是其靈感之處,是其遣興之所。

    金大俠家中有一棋盤價值數百萬港币,由此可見金大俠的癡迷和水平了。

     此處寫了一個極讓人遐想不已的珍珑之局,雖是小說家言,卻極富有想象力。

     蘇星河擺設師父無崖子的珍珑棋局,為的是引來天下英雄,以資考驗,尋找出具有獨特奇異天賦的人才作逍遙子的傳人,以将逍遙派的武學發揚光大。

     珍珑棋局是人生的一個寓言,變化多端,因人而施,解法卻是誰人也想不到的,着重點卻在“不着意于生死,更不着意于勝敗”,隻有勘破生死,覺悟勝敗,方可迎刃而解。

     蘇星河參詳此局30餘年,也不能解出,隻因為一個“執”字,入于内而不能出,一生迷誤;段譽倒頗有悟性,不求甚解,隻是随緣而下,想到哪走到哪,解不出此局的原因,是因其愛心太重,不肯棄子;範百齡的境界不如其師父,雖然精于此道,但資質不高,屬于技術派的,隻見樹木,不見森林,沒有大局觀,勉強走下去,嘔血幾欲斃命;鸠摩智亦有大智慧,能作大局觀,不拘于棋盤之内,但其心不在此,用情不夠,沒有敬業精神,自然非此道中人;慕容複心魔最重,有先入之見,于得失處看得太重,拘泥于邊角得失,無掌握全局之大胸襟,心神自亂;段延慶似乎棋力不在範百齡之下,進展最多,但心術不正,誤入旁門,越走越偏,越去越遠,在丁春秋的乘機誘使下把握不住,和慕容複一般也着了魔。

     最後,惟有虛竹胡亂下一手,福至心靈,福緣深厚,于生死勝負之外,反得到解脫。

     此書行文已過半,讀者全然想不到,此時還能在虛竹身上,另辟一片全新的自由世界,隐現出更為雪翻浪湧、驚濤拍岸的蔚然奇觀來。

     虛竹武功極低,智力也不高,見識更談不上,更兼是個“好生醜陋的小和尚”,上來一點也不出色,但不知為何,讀者左看右看,上猜下想,怎麼也不覺其有什麼“醜陋”的地方,怎麼都覺得他和郭靖一般憨厚可愛。

     虛竹的好處,在于他的内心全無成見,竹節一般的中空、内虛。

     因其“虛”,他不執著于生死勝敗,能作解脫;因其“虛”,逍遙子傳給他武功卻少費許多手腳;因其“虛”,他能有胸襟容納百川,擁抱世界,承受大際遇的大福氣;因其“虛”,他本性中的純良,可以在适當溫度和土壤中茁壯成長。

     虛竹棋藝低劣,和師兄弟們下棋之時也是敗多勝少,但卻能不嗔不怨,勝敗心甚輕,這一着不着意于生死,更不着意于勝敗,反而勘破了生死,解了這一局珍珑。

    日後虛竹的命運,也由此得到了改變。

     虛竹忽然間擁有了逍遙子70餘年修為的北冥神功,當上逍遙派的掌門人,他不喜反悲,放聲大哭,此無貪無欲其實是極大氣的模樣,最能成就大事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