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庸武學地圖》之棋(5)

首頁
十七八子後,每一着針鋒相對,角鬥甚劇,同時兩人指上勁力不斷損耗,一面凝思求勝,一面運氣培力,弈得漸漸慢了。

    黃眉僧的二弟子破嗔也是此道好手,見師父與青袍客奇兵突出,登起巨變,黃眉僧假使不應,右下角隐伏極大危險,但如應以一子堅守,先手便失。

    黃眉僧沉吟良久,一時難以參快,忽聽得石屋中傳出一個聲音說道:“反擊‘去位’,不失先手。”原來段譽自幼便即善弈,這時看着兩人枰上酣鬥,不由得多口。

    常言道得好:“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段譽的棋力本就高于黃眉僧,再加旁觀,更易瞧出了關鍵的所在。黃眉僧道:“老僧原有此意,隻是一時難定取舍,施主此語,釋了老僧心中之疑。”當即在“去位”的七三路下了一子。中國古法,棋局分為“平上去入”四格,“去位”是在右上角。

    黃眉僧圍棋水平雖然不行,但良心卻是大大的好,此次他來自讨苦吃,其本心卻是為了大理百姓的利益。保定帝之所以能請動黃眉僧的大駕,是因為保定帝答應了黃眉僧要免去大理百姓的鹽稅,不過黃眉僧雖然攬下了這件瓷器活,看來他并沒有金剛鑽。

    黃眉僧五年前為大理通國百姓請命,求保定帝免了鹽稅,保定帝直到此時方允,雙方心照不宣,那是務必替他救出段譽。黃眉僧心想:“我自己送了性命不打緊,若不救出段譽,如何對得起正明賢弟?”武學之士修習内功,須得絕無雜念,所謂返照空明,物我兩忘,但下棋卻是着着争先,一局棋三百六十一路,每一路均須想到,當真是锱铢必較,務須計算精确。這兩者互為矛盾,大相鑿枘。黃眉僧禅定功夫雖深,棋力卻不如對方,潛運内力抗敵,便疏忽了棋局,要是凝神想棋,内力比拼卻又處了下風,眼見今日局勢兇險異常,當下隻有決心一死以報知己,不以一己安危為念。古人言道“哀兵必勝”,黃眉僧這時哀則哀矣,“必勝”卻不見得。

    黃眉僧不僅不能必勝,而且是必敗,最後還是段譽出來給他幫了忙。段譽修得有“百冥神功”,情急之正,在段延慶的鐵杖上胡亂一抓,使段延慶吓了一跳,這才解了圍。

    黑白子棋力如何,不可知,但名為黑白子,對圍棋的愛好,自是不言而喻。

    向問天投其所好,隻可惜棋力不高,因此用古譜引得黑白子上鈎。

    傳說劉仲甫是當時國手,卻在骊山之麓給一個鄉下老媪殺得大敗,登時嘔血數升,這局棋譜便稱為《嘔血譜》。這局共112着,向問天和黑白子走了60幾手,就停手,讓黑白子更是念念不忘。

    向問天走到石幾前,在棋盤的“平、上、去、入”四角擺了勢子,跟着在“平部”六三路放了一枚白子,然後在九三路放一枚黑子,在六五路放一枚白子,在九五路放一枚黑子,如此不住置子,漸放漸慢。黑白雙方一起始便纏鬥極烈,中間更無一子餘裕,黑白子隻瞧得額頭汗水涔涔而下。

    黑白子見向問天置了第六十六着後,隔了良久不放下一步棋子,耐不住問道:“下一步怎樣?”向問天微笑道:“這是關鍵所在,以二莊主高見,該當如何?”黑白子苦思良久,沉吟道:“這一子嗎?斷又不妥,連也不對,沖是沖不出,做活卻又活不成。這……這……這……”他手中拈着一枚白子,在石幾上輕輕敲擊,直過了一頓飯時分,這一子始終無法放入棋局。這時丹青生和令狐沖已各飲了十七八杯葡萄美酒。丹青生見黑白子的臉色越來越青,說道:“童老兄,這是《嘔血譜》,難道你真要我二哥想得嘔血不成?下一步怎麼下,爽爽快快說出來吧。”向問天道:“好!這第六十七子,下在這裡。”于是在“上部”七四路下了一子。

    黑白子啪的一聲,在大腿上重重一拍,叫道:“好,這一子下在此處,确是妙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