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第一
容貌:★★★★★
武功:★★★
智商:★★★★
情商:★★
攻擊力:★★★
倪匡先生道:“要找一個比儀琳更可愛的女子,恐怕絕不容易,她天真無邪,心地純潔,毫不懂得掩飾……”此話信然。
你看儀琳她清秀絕俗,一身寬大的缁衣更襯出其身段的婀娜多姿,不作态處,卻又有萬種風韻不可言說。她肌膚如雪,白得像是透明一般,她的心地也是透明的,絕無塵埃。
從其冰雪之姿來說,儀琳有些像小龍女,但儀琳比小龍女的好處,在于小龍女自稱禁欲的主觀意識太強,而儀琳還純粹是小女兒,一派天真爛漫,全不見半點假處。
儀琳講述前委,其人其言,誠懇動人,全無心機,連上不得堂的“瘋話”,也照單全收,原聲錄放,可愛至極,好笑至極。
儀琳以為令狐沖已死,抱着他的身體,恍恍惚惚亂走,心中卻平靜安定,隻盼一輩子這樣走下去。大悲之時,心中一片虛空,反而平靜,此等體驗,金大俠如何寫得出來?他有過多少世事的洞明,人情的練達?
儀琳的好處在天性純良,愈是無心機,愈是單純,愈是老實入套,就愈顯出其可愛,愈顯出其神韻。
當她傷心于令狐沖之死時,意亂神迷,心痛入骨髓,她真的願意以自己所有的一切:生命、貞潔、柔情全部獻祭出來以換回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令狐沖,但當她真的看到令狐沖活轉了過來時,雖歡喜無限,卻又有些傻眼,她真的邁得出那一步嗎?
儀琳為令狐沖取西瓜及以下一段,最顯其本色性情。
儀琳一片純真,心中善惡分明,惡即是惡,善即是善,這是她看待世界的方法論,但現在為了令狐沖,她開始學習,開始改變,開始有一點明白原來善與惡之間,其實并非那樣泾渭分明,為了令狐大哥,她可以犯戒為令狐沖去取西瓜,可以陪令狐沖說笑,可以給令狐沖講百喻經的故事,但她還是難以掙破道德良心上太嚴太緊不近人情的束縛,她隻不過找到了良心上的借口,“便為他堕入地獄,永受輪回之苦,卻又如何?”
儀琳的道德和宗教精神太強烈了,這是她命運的悲劇所在。
不戒和尚,一心要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令狐沖,更是異想天開。
不過,其對女兒摯愛關懷之情,卻大為令人感動。
“我這個姑娘如嫁不成令狐沖,早晚便死,定然活不長”!
不戒大師知女莫若父,竟為之落淚。
好可憐的儀琳,令狐沖日後何以為報?讀者不能不為古人擔憂。
儀琳的癡戀最聖潔,最可憐又最感人。
她本是心中塵埃不染的世外仙女,她的悲劇又在于其冷的外表下有着最熱情的心;她對令狐沖的感情,是循序漸進、合情合理地發生的。由敬佩到感激,到心生憐惜,到抑止不住的愛,這雖違背了她所受到的宗教教育的規則,但她不是有意這樣要出格,所以她一方面真誠地發展着對令狐沖的癡愛,一方面又真誠地自責“菩薩是要責怪的”,她是此書中第一的真人。
聽儀琳在背地裡輕聲叫道:“令狐大哥,令狐大哥。”讀之真回腸蕩氣,心意難平。
此中的深情,如此驚心動魄,刻骨銘心。愛情成了儀琳心中的另一種可以得到寄托的宗教。
苦海無邊,儀琳默默地念着“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她的愛情實已與宗教合一,上升到宗教情感的高度。她相信,觀世音菩薩會諒解她的,菩薩會幫助她解決一切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