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 金庸的第二男主角

首頁
    并不是平均地處理這個主題,而是特别突出&ldquo正派&rdquo或&ldquo正人君子&rdquo 的邪惡,對比之下,&ldquo邪派&rdquo便獲得同情。

    劉正風金盆洗手,便是突出&ldquo正派&rdquo惡行的一大段情節。

     劉正風為了退出武林,金盆洗手,嵩山派弟子突然現身,捧着五嶽聯盟的盟主令旗,制止他洗手,并揭破他的真正意圖,令他殺了曲洋表明心迹。

    他們一早預謀,暗中上下包圍劉府,制服劉正風全家老幼,及所有親傳弟子,用他們的性命威脅劉正風就範,一場喜慶,轉眼翻成慘烈的滅門屠殺。

     劉正風不肯屈服,眼看着兒子、女兒,夫人一一被處死,女兒劉青高聲怒罵,被一劍由肩斜劈至腰,死狀至慘,幼子不堪恐吓求饒。

    這種情面,絕無半點&ldquo清理門戶&rdquo的味道,反而令人想起政治逼害、幫會仇殺,或是兇殘的集體劫殺。

     金庸故意寫成這樣,就是引起讀者疑問,手段如此令人不寒而傈的&ldquo正大門派&rdquo ,能比他們口中的邪派魔教好得多少? 趕盡殺絕。

    以強淩弱。

    逼人出賣朋友以求自保;魔教還未上場,讀者激于義憤,同情劉正風,對正派中人大為反感,在加上其後出現的曲洋又這樣不凡,&ldquo正派未必是好人&rdquo。

    &ldquo邪派未必是壞人&rdquo的觀念就自然成立了。

     到後來,随着故事發展,讀者漸漸明白,整件事原來是嵩山派奪權陰謀的一部分,跟&ldquo正邪不兩立&rdquo一點關系也沒有,正邪之分,不過是嵩山派亂人耳目的幌子。

    嵩山弟子,就是正派中的壞人,正派中壞人越來越多,魔教的一大堆江湖好漢反而加入真正好人的恒山派,最後的局面成為正邪倒置,其實又回複黑白分明。

     嶽不群 嶽不群作為&ldquo僞君子&rdquo的塑像,早已深人民間,這是金庸創造人物技巧高明的有力例證之一,然而,嶽不群這個人,空有舉世無雙的僞裝本領,到頭來還是一事無成,身敗名裂,或者,這是證明了&ldquo你可以暫時騙過一些人,但不可能永遠瞞騙所有人&rdquo所言非虛吧。

     嶽不群有&ldquo君子劍&rdquo的美号,他的言行舉止,無不得體大方,處處退讓,能忍受别人所不能而保持風度,教人佩服,誰知外表這樣完美的人,才是最好惡貪婪的人,野心絕不在左冷禅、任我行之下,左冷禅明謀,嶽不群暗奪,結果左冷禅空忙一場,竟落得為嶽不群作嫁。

    這又印證了&ldquo僞君子&rdquo遠教&ldquo真小人&rdquo可怕這個想法。

     但想深一層,這位僞君子的祖宗,其實也是白忙一場,勝了左冷禅,除了在一段很短的時日享有五嶽掌門之名之外,他一點好處也沒有得到,反而失去了令狐沖對他的感情。

    封禅台一役之後,嶽不群不久便為魔教所制,被任盈盈迫着服下&ldquo三屍腦神丸&rdquo,他一心除去洞察他的僞裝的令狐沖,但最後正因為擒住了令狐沖,被儀琳在情急之下誤打誤撞,一劍刺死。

     嶽不群死時,妻女皆因他而亡故,連一直癡心敬慕他的弟子令狐沖也不齒他的行為。

    他出賣了靈魂,但同時失去全世界,實在是個可恨亦可憐的角色。

     如果做僞君子做到像嶽不群那樣,努力做僞君子就真是太愚蠢了。

    不錯,做僞君子,在真面目被揭穿之前,或可得到許多人尊敬,但這些尊敬餓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又不能兌現為真金白銀,怎值得這麼壓抑自己去争取?&ldquo名&rdquo一字之累人真是太大、亦太渾不可解了。

     我覺得嶽不群不是個有趣的人物,這個人物值得玩味之處是他與令狐沖的關系。

     嶽不群是個徹底虛僞的人,令狐沖是個徹底真誠的人,一個真誠的人對一個虛僞的人感情這樣深,照說必然吃虧,但令狐沖的連連吃虧,到頭來反而得到好報,這不是金庸太樂觀,而是真确的道理。

     神龍教主洪安通 金庸說,他在《倚天屠龍記》本來要寫一個邪教,但寫着寫着,越來越對這個&ldquo邪&rdquo教同情起來,結果這教便不大邪了。

    他在《笑傲江湖》再奮力一試,但是&ldquo日月神教&rdquo結果不比明教邪了多少,反而因與正大門派的虛僞對比,變得烏煙瘴氣起來更具人情味。

     金庸這個&ldquo心願&rdquo,終于在《鹿鼎記》中達到:神龍教是個可怕的邪教,雖然不免仍有壞不透的好人,但基本上金庸對神龍教沒有什麼同情之意。

     神龍教主洪安通,是金庸小說中最霸氣而醜惡的一名教主,他連面貌也比東方不敗、任我行醜陋,比他們更沒有文化,與陽頂天比,就更不用說了。

    但惟其如此,他的霸氣也更加突出。

    他與任我行、東方不敗及丁春秋相同之處是愛聽奉承的谀詞,以緻屬下為投其所好,發明一大堆肉麻的口号。

    在精神上,他應更接近左冷禅,他們兩個都是以陰謀。

    組織政變。

     鬥争獲得政治權力的人。

     然而,洪安通及神龍教在《鹿鼎記》之中的寓言地位,遠遠不及東方不敗及日月神教在《笑傲江湖》之中的寓言地位。

     聖明天子在位,神龍教不過是随時可以收服的餘孽。

    在神龍島,洪安通及他的手下俨然是個朝廷,但是在中原大地,神龍教徒隻是神秘活動的陰謀分子。

     因此,洪安通令人注目之處反而在這個人物本身的塑造。

     這個霸氣而對屬下無情的醜臉魁梧老漢,确有他驚人的真才實學真本領。

    他強迫一個年輕女子下嫁,但又不能在性需要上滿足她,卻因此而對她更加迷戀;他的下屬背叛他,他以駭人的生命力及意志,頑強周旋,是她的背叛,最後使這近乎魔怪的強人崩潰,這種種人性表現,才是洪安通故事懾人之處。

     黃藥師 金庸小說所有女子之中,最幸福的一定是黃蓉的母親馮蘅女士了,因為她有黃藥師這樣的人做丈夫(馮蘅因黃藥師而亡,不知有何可幸之處?--東方劍)。

     黃藥師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博覽群書,精通陰陽五行、奇門八卦數術,琴棋書畫,更是無一不精,黃蓉随便亂學些皮毛,已經十分可觀,黃藥師本人如何聰明及有才學,就不難想像得到了,何況他還武功蓋世,臍身一流高手之列? 黃藥師本人風流潇灑,口味高雅,單從他的武功已可見端倪。

    他的&ldquo落英掌&rdquo、&ldquo蘭花拂穴手&rdquo追求姿态優美,&ldquo碧海潮生曲&rdquo更是寓武功于音樂。

    桃花島的布局符合防衛,但表面上不露痕迹,但覺花木幽深,竟是園林藝術的上品。

     看他的布置,便知他的生活充滿撫琴、吹蕭、烹茶、觀畫、鑽研學問種種情趣,&ldquo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箫&rdquo,多麼令人神往! 他不落俗套,不為世俗思想所規限,他任性癡情而極度浪漫。

    妻子亡故,他戀戀不忘,十幾年中,夜夜在她墓旁吹箫相伴,墓中供着的是他親筆所繪的小像及最精巧的珍玩,他做了花船,思算攜了她的玉棺,月夜出航,讓海浪打碎船身,與她一同葬身大海,這是何等癡情,又何等浪漫。

     而且他的浪漫,不是做夢的少年的浪漫,而是一個懂得愛也懂得欲的成熟男子的浪漫。

    他的重視真情,一生渴望思念也在所不計。

    所以,他看見黃蓉深愛郭靖,難舍難分,他便共鳴而發出悲吟:&ldquo且乎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rdquo有這樣的父親而思嫁郭靖,黃蓉的口味實在不高貴。

     這樣的人自是驕傲的,所以是&ldquo東邪&rdquo,而黃藥師的缺點也太多太多,&ldquo偉大&rdquo 、&ldquo英雄&rdquo、&ldquo完美&rdquo的這些字眼不能用到他身上,但這麼多才多藝多令人傾心之處的人,有缺點又有什麼關系?馮蘅雖然早死,但也應是值得的。

     歐陽鋒 &ldquo西毒&rdquo歐陽鋒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邪惡力量,使《射雕英雄傳》平添不少緊張場面,寫惡人的難處,是怎樣把他們寫得有分量,一味奸惡而缺乏個性,便無可觀之處了。

    誰也不能說歐陽鋒不夠分量。

     &ldquo東邪西毒,南帝北丐&rdquo四人之間的關系是很微妙的,并不是一味為敵,而是敵對之中,也互相尊重大家同是武學宗師。

    數十年較競的曆史,由壯年而至老,或多或少都有感情,&ldquo老毒物&rdquo這個稱呼,其實在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