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 金庸的第二男主角

首頁
    一半在自憐沉溺。

     《書劍》有一段說到餘魚同獨自查訪文泰來的蹤迹,找到涼州,一人在積翠樓上自斟自飲,他&ldquo感歎身世,想起駱冰聲音笑貌,思潮起伏,這番相思明明無望,萬萬不該,然而劍斬不斷,笛吹不散&rdquo,忽然詩興發作,題詩一首,自署&ldquo千古第一喪心病狂有情無義人&rdquo,&ldquo自傷對駱冰有情,自恨對文泰來無義&rdquo。

     其實,&ldquo千古第一&rdquo未免太自我中心了。

    對他少年充滿渴望的無依憑的心靈來說,這段感情的複雜矛盾、傷心浪漫,正是它最吸引人之處,至到他那短暫的&ldquo頓悟&rdquo 出家,&ldquo你既無心我便休&rdquo,不過是一個變奏。

    相形之下,李小姐單純的男婚女嫁未免乏味。

     少年人都是喜歡複雜的東西,以前我不知道,轉瞬又成過去了。

     趙半山 &ldquo幹臂如來&rdquo趙半山,坐紅花會第三把交椅(初讀《書劍恩仇錄》的年紀,其實連&ldquo交椅&rdquo是什麼東西也不甚了了),又是一個可愛人物,愛他慈和仁心像如來佛,愛他武功高強,沒有什麼是他做不到的。

    他就像一個又慈愛、又威風、又富有的爺爺,跟他一起,永遠不怕人欺負,要什麼吃的玩的,爺爺全能弄來。

     趙半山的武功恰如其人,是太極門的柔勁,跟他胖胖的身型再配合沒有了。

    然後是暗器,既雲&ldquo千臂&rdquo,能同時快速發出多件暗器,聽駱冰形容給困在大車之中的文泰來聽,趙三哥怎樣發出了飛蝗石、袖箭、鐵蓮子,連珠不絕,就知道真是像把戲一樣,好看煞人。

     千臂如來像個長者多過像個武林高手,但他面軟心慈,缺乏長者的權威,常常要人從旁助他一把,不然他不是讓壞人騙倒,就是把壞人放過了。

     小時最喜歡他救心硯一段,陳家洛請乾隆到湖上賞月,紅花會群豪與大内符衛禦前比武&ldquo助慶&rdquo,龍駿用卑鄙手段,用毒蒺藜(&ldquo蒺藜&rdquo又不知是啥東西)傷了心硯,然後訛稱解藥留在北京,拿不出來。

    徐天宏眼見逼他不成,于是叫趙半山下場跟龍駿比,那場赢得真是痛快極了,但龍駿輸了還是賴皮,千臂如來束手無策,幸好武諸葛計上心頭,先叫趙半山引他使出毒蒺藜,接了過來,然後點了他的穴道,徐天宏再拿這毒蒺藜去刺他心房,又灌他喝下一杯烈酒,好教毒氣運行得更快。

     龍駿為了自救,馬上乖乖的把解藥拿出來。

     紅花會就是這樣可愛,一個人有一個專長,也有一個大弱點,但大家一起合作,就天衣無縫,無往不利,大功告成,就像童裡話的&ldquo十兄弟&rdquo一樣。

     年紀大了之後,更愛看在《飛狐外傳》裡重現的趙半山,看他在大庭廣衆之間,借懲治奸人為題,暗裡教授胡斐太極的高深道理,真是悠然神往;這時愛他通達人情世故裡的愛心,而他教授的太極内功要訣,越來像一篇處事的法則,不止胡斐受用不淺,連我也受用不淺。

     張召重 一本書裡的正反人物要勢均力敵,那故事才好看,不然好人都本領很大,壞人全部不堪一擊,故事就不緊張動人了。

    有文泰來等英勇高強的草莽英雄,也要有厲害的朝廷武将,&ldquo火手判官&rdquo張召重,堪稱與紅花會群豪勢均力敵。

     小時看《書劍恩仇錄》,對張召重十分害怕,因為這人一出場。

    紅花會就要糟。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騙周仲英的小兒子說出文泰來藏身之處那段故事。

    這段故事,舊版比新版殘忍可怕得多,張召重用一個千裡鏡,騙了才十歲的周英傑說出文泰來藏身在花園的涼亭下,後來周仲英看到兒子手上的千裡鏡,問出是他透露風聲,就含悲親手擊在他的天靈蓋上,把他打死。

     那時我在大埔官立讀小學,校園裡有個亭子,亭子内就是一張水泥砌成的石桌,不知怎地,我就把文泰來藏身的地方,和校園裡的涼亭,永遠連系在一起了。

    故事裡說到張召重哄周英傑,我就知道周英傑會上當的,隻看得全身冰涼,說害怕張召重,并不是誇張。

     張召重一出馬,便擒拿了文泰來,以後紅花會群豪無論多努力,每次都是在千鈞一發之際,讓張召重扭轉乾坤,就算終于制服了張召重,借他的官服企圖掩飾着逃出去,也是讓李沅芷拿着他的凝碧劍發現了,被擋回來。

    三四次下來,幾乎像駱冰那樣要哭出來。

     張召重最怕人之處,我想是因為他是個真正邪惡的壞人。

     他用卑鄙奸計鬥赢了王維揚,見四野無人,便欲殺他滅口,他恩将仇報,害死為他求情的師兄馬真,後來又企圖害不忍見他赴死,跳下狼群中救他的陸菲青,這人喪盡天良,忍心殺害同門師兄、忍心騙小孩子、忍心對付嬌弱不會武功的香香公主,但他的出身,本來是名門正派,更加令人仲忡不安,心生恐懼。

     他的結局亦是可怕之極,雖然他罪大惡極,但推他下去喂數以千計的餓狼,畢竟于心不忍,若非陸菲青跳下去相救而反為他所害,一定還會為他的死不安良久。

     胡斐 《雪山飛狐》裡的胡斐,與《飛狐外傳》的胡斐很不相同,簡直像兩個完全沒有關連的人。

    《雪山飛狐》的胡斐傳奇氣味濃厚,沉郁内向,懂得琴、曲,聞弦歌而知雅意;《飛狐外傳》的胡斐是個機靈而有俠義心腸的鄉下小子,小時比長大之後出色得多。

    金庸說他無意使兩部小說裡的胡斐統一貫徹起來,事實上,這兩部小說當是兩個獨立故事看,較為自然合理。

     《飛狐外傳》從胡斐童年說到他長大、他第一段愛情的結束,采用了相當松散的結構。

    胡斐特别的地方是他沒有師父,武功主要是從祖傳的拳譜及刀譜,自學而成,除此之外,他隻得過趙半山的指點,但是這當衆上的一課,卻使胡斐終身受用。

     在商家堡的童年胡斐,是個十分聰明機智的孩子,他不但勇敢而富于俠義精神,而且年紀這麼小已是個性獨立而倔強,不怕痛、不怕死。

    他别開生面的散尿救人方法,活脫脫是個頑童模樣,趙半山對他既愛且敬,一老一少竟然結義成兄弟,主要就是因為小胡斐智勇雙全。

     他愛抱不平的性格年長後絲毫不變,但江湖經驗不足,因預料不到人心險惡而受害,也是沒有因為年紀長大而改善,他在佛山鎮為鐘阿四一家打不平,就是棋差一着,不但沒能使鳳天南服誅,反而累鐘阿四一家慘死。

     其實,從劉鶴真夫婦暗算苗人鳳、福康安的母親毒殺馬春花、他自己被福康安暗算、後來石萬嗔以三大劇毒對付程靈素,種種陰謀,他沒有一次料到,就是因為他自己心地太良善,料不到别人會那麼歹毒陰惡。

    不過,除此之外,他踏足的世界實在太險詐了:用毒的世界、官場的勾心鬥角。

     程靈素越顯得妙算神機,胡斐就越顯得像個呆小子。

    加上袁紫衣的奇異行動,在《飛狐外傳》的下半部,胡斐變成差不多完全被動,小孩子時代的機靈不再發揮得出來。

    但是,胡斐的好心地,始終令讀者對他喜愛。

     林平之 林平之是個悲劇人物,他雖然作惡,殺死嶽靈珊更是罪無可恕,但是他受别人所害甚深,或者,一盤數結算下來,他正是合了西顔所說的&ldquo他受害比害人更多。

    &rdquo金庸最後安排他被囚在西湖底黑牢,未免過苛了。

     在一切災難發生之前,林平之是個無憂無慮的富家少爺,父親開着生意興隆的大镖局,母親娘家又是有名氣有地位的洛陽&ldquo金刀王家&rdquo,他自己生得聰明俊秀,父母寵愛,父親下屬更是對他如衆星拱月,人間一切的幸福,都讓這少年嘗到了,林平之本來不是壞人。

    他除了公子哥兒氣味稍重之外,算得上是個天真純直的少年,看見村野小店的醜姑娘被人欺負,他便伸手管上一管。

     幸福在一夜之間粉碎,镖局的人連串恐怖被殺,一場噩夢,這個錦衣玉食的公子哥兒失去了父母家當,深仇大恨,自己根本無力報仇。

     這個屈辱,使林平之從一個無憂少年,變成步步為營、靠計謀虛僞自衛的人。

    他變成這樣,實在是情勢所逼。

    正如他後來對嶽靈珊說,外面圖謀辟邪劍譜的強敵環繞,個個虎視眈眈,華山派内,嶽不群在君子面目掩飾之下,其實是頭号敵人,他稍為疏忽一下,小命早已丢掉,還說什麼練成劍法,為父母複仇!利用嶽靈珊少女純真的感情保護自己,雖雲卑鄙,但他要生存,難道可以随便放棄嗎?或說,他起碼應信任嶽靈珊、信任令狐沖,但是以他的遭遇,他不再信任任何人,是可以理解的。

     最後,林平之終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