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他練成了辟邪劍法,把仇人一個個殺得幹幹淨淨,但他的勝利充滿了悲慘的味道,因為他付出的着實不少,為了練功,他依劍譜指示&ldquo揮刀自宮&rdquo,從此成為廢人;在青城派及木高峰戰鬥中,他又弄瞎了雙目。
他手刃了唯一真心愛他的妻子,從此天地之大,他的&ldquo朋友&rdquo隻有與他互相利用的左冷禅及他的手下。
人生悲涼,莫過于此。
林平之的&ldquo罪過&rdquo,不過是他想活下去,他雖然絕不可愛,但誰能深責?金庸寫林平之的故事,實在寫得成功。
遊坦之
遊坦之是《天龍八部》一個最離奇的人物,初次看,不是覺得他可憐,便是覺得他可厭。
他被阿紫捉來,諸般折磨作弄,自是可憐,但阿紫為人可憎,他竟遷就讨好乞憐,把她作天神般敬奉,使阿紫更加得意非凡,那又自是可厭了。
但再看這人如何寫成,就不是可憐或可厭那麼簡單,遊坦之是聚賢莊莊主幼子,自幼不喜用功,胸無大志,無論父兄如何督促,也終不成器,後來喬峰聚賢莊一役,遊坦之家破人亡,父母兄長慘死,他渾渾噩噩度日,模模糊糊想着找喬峰報仇,既找着了,報仇的手法卻是又幼稚、又卑鄙,毫無用處,而遊坦之一驚之下,繼而沮喪,以後聽到喬峰在什麼地方,立刻驚慌覓路逃走。
這樣窩囊的一個人,竟然修成絕世神功而不費吹灰之力,喬峰當面錯過的易筋經,他無意練成,阿紫費盡心思,偷來神鼎召集毒物,結果引來最厲害的冰蠶,功效卻全由遊坦之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全部獲得。
無數正邪兩派高手在他寒陰掌力下喪生,喬峰失去的丐幫幫主之位他輕易得來,而他不過是個心地卑劣、人品下乘、既無才亦無勇的小子,一生之中最高的理想,就是博得一個歹毒少女的歡心,為她殺人放火或殘害自身都在所不計。
這個人于是在可憐、可厭之外,又可鄙可怕。
他若隻是可鄙可怕,不過隻是一名歹角,但他偏偏又是受害至深的一個可憐蟲,他本人渾渾噩噩,胸中感情簡單無比,但在讀者心中卻刺激起這麼複雜多樣的感情,不是最離奇的一個人物麼?
将遊坦之與《笑傲江湖》的林平之比較(&ldquo平之&rdquo&ldquo坦之&rdquo是巧合還是另有深意?),效果相當有趣。
他們兩個都是少爺出身,習慣了錦衣玉食;兩個都是飛來橫禍,俄頃之間家破人亡,流落江湖;兩個都是以報血海深仇為目标;兩個都是練得神功;兩個都是悲劇收場,碰巧兩個都是成了瞎子!
遊坦之與林平之之間開始時遭遇相同之處甚多,但兩人不同之處更顯著,最基本因由,是兩人性格絕不相同,遊坦之的被動,與林平之的主動,恰恰相反,林平之堅忍的個性,在巨變發生之後才顯現出來,他矢志尋覓家傳秘譜,練成劍法,為父母報仇。
為此,他能盡才智、曆盡艱辛,終于成功達到目标,反觀遊坦之,他本來就是一個懦弱被動的人,在家庭蔭庇之下胸無大志,遭變之後仍是了無主張,雖雲報仇,一舉不成功,從此就不敢再想。
若非機緣巧合,遊坦之一世也不會練成什麼武功。
有什麼成就。
即使無意中練成神功,他也沒有想過利用這力量去達到什麼目标。
他殺人的主要動機是懦弱:他害怕别人在阿紫面前揭穿他的面目,害怕阿紫會看不起他,離他而去。
林平之一生為報仇的意念支配,遊坦之是為崇拜阿紫的感情支配。
林平之要報仇,是他自己立下的志願,遊坦之如何迷戀上阿紫,他自己不知道,也沒有人知道。
表面看,遊坦之愛上了阿紫,是他倒黴,事實上,愛上了阿紫,使遊坦之有生以來第一次人生有了目标,有了中心,有了期望、等待,有了狂喜、憂俱。
他活着是為阿紫,受苦是為阿紫,做大英雄做幫主做小人做壞人,都是為了阿紫。
他唯一一次不自私的行動,唯一的自我犧牲,亦是為了阿紫,他的眼睛移植到阿紫身上,她因此而複明,他卻從此失去了她。
但是,他哀怨的眼神,也從此在阿紫眼中流露,仿佛他的靈魂,竟與她的肉身揉合在一起,她墜崖赴死,他也活不下去了。
林平之與遊坦之這樣相同而又不同,但兩個不同的結局。
是一般的悲劇,這其中有沒有什麼深意,又有誰參悟得出來,我認為遊坦之比林平之是更高的創作成就。
林平之已是成功而突出,但林平之畢竟不難看通,遊坦之卻是看一次惹人深思一次,次次都說不出的迷惘難受,就像有時感到人世又是邪惡卑鄙又是痛苦,又是可悲可憫,似是毫無意義,又似是萬般哲理都在其中。
段正淳
金庸說我對段正淳大大的不滿,這倒不是的,我對他及他的情婦們隻是感到奇怪,沒有什麼不滿。
做皇帝遠遠不及做王爺好,皇帝的責任太大,又要顧及形象,王爺無職一身輕,安享富貴尊榮,保定帝又如何及得上這鎮南王&ldquo大理段二&rdquo清閑快活?沒有清閑,又焉能結識這許多情婦,逐一與她們周旋?
要認真研究段正淳為何能吸引了這麼多美麗女子,對他那麼死心塌地,恐怕有點可笑。
或者可套一句亦舒小姐的名句:一個人的時間花在什麼地方是看得出來的;大理段二的光陰,都花在研究生活情趣之上,而欣賞各式各樣的女子,正是生活情趣的重要部分,那麼段正淳識得幾個女子,又有什麼出奇?
何況他本身不是沒有條件的人,他一表人材,地位尊貴,為人謙和,能文能武,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條件?在這些基本條件之上,又要加上他的确是懂得欣賞每一個女人的好處,即如伯樂與千裡馬,如鐘子期與伯牙,一個女子對懂得欣賞自己的男子自然青眼有加。
段正淳不是但求有&ldquo女人&rdquo便可的粗魯人,他當她們每個都是有心思有性格有自主權的人,他每個都珍惜寶愛,他的&ldquo鳳凰兒&rdquo、他的&ldquo親親寶寶&rdquo,每一個他都願意為她舍棄性命。
為她犧牲名譽,就如葉二娘,他一時糊塗起來,以為她所指的情夫是自己,就思算,若真是自己,那麼即使在天下英雄之前大大出醜,那也要相認,不讓她凄苦下去。
這樣的男子委實太少,這幾個女子忍着妒忌也要擠一擠,或許也不是沒有道理。
段正淳除了欣賞女人之外,究竟還是一個有氣度有身分的王爺,關懷國事,對手下親愛敬重如同兄弟手足,雖然無甚建樹,也是紳士模範。
段正淳最特别之處是,大理段氏之中,以他最不沾佛法。
段譽自幼聽佛經聽得多,可以随口引述,個性亦深受佛家慈悲影響;段正明為帝,但是随時可落發出家,隻有段正淳,不聞說過什麼與佛理有關的話,他是個徹頭徹尾的風流才子。
莫大先生
&ldquo潇湘夜雨&rdquo莫大先生神出鬼沒,人瘦得像個痨病鬼,一把胡琴奏的&ldquo潇湘夜雨&rdquo悲咽凄涼,令人難以忍淚,但是他一柄又薄又窄的利劍,使出&ldquo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rdquo,教人防不勝防,無可逃避。
他就是以此絕招,在衡山城外,殺死了大嵩陽手費彬,讓師弟劉正風及魔教長老曲洋能安然而逝,同時也救了令狐沖與儀琳的性命。
他來無蹤、去無影,費彬還未倒地氣絕,他己悄然遠了。
莫大先生惹人好感之處,是他冷臉之下的一副熱心腸;他始終愛護令狐沖,暗裡幫他的忙。
任盈盈背負了在昏迷中的令狐沖上少林寺求醫,以自己的性命作為交換,也是莫大先生告訴令狐沖的。
所有人冤枉令狐沖品行不端,結交匪人,但莫大先生自己出動察看,他看見令狐沖與恒山派年青女弟子千裡同行,絲毫沒有越軌之處,他就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聽别人的閑話,深信令狐沖是正人君子。
令狐沖與任盈盈相交,正派中人都說他是&ldquo為妖女媚惑&rdquo,但莫大先生一直敬重任盈盈對令狐沖情深義重,他倆新婚之夜,他便以胡琴一曲&ldquo鳳求凰&rdquo相賀。
這位長輩的确令人敬愛。
然而莫大先生始終不是一流人物。
他神出鬼沒,近乎閃縮,與風清揚的隐逸大異其趣。
他不屑向權勢屈服,卻也不願公然為敵,可以在黑夜荒郊殺死費彬,卻沒能在大庭廣衆中助劉正風抗暴,他要證實令狐沖的品行,便在暗中窺探,既知他無辜,卻沒有公開為他辯白一詞,他雖然正義剛直,卻不夠光明磊落。
可能他是個個性悲觀的人,深信一己之力,無法與強權勢力為敵,公開對抗也是徒然,于是明哲保身,甯願趁敵人不備時狠攻一記,在他人不見時扶攜受害者一把,可能正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