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政治更正确地界定其實是賈府裡的政治。
關于《紅樓夢》中的政治一直有一種“索隐派”的研究,就是從字裡行間找它們的反清複明的痕迹,這個暫時置而不論。
我要講的是賈府裡的政治,分三個大問題講,一個是《紅樓夢》的政治主題,主要就是對興亡、盛衰、治亂(理亂)、浮沉這樣的一些規律的研究;第二個大問題就是《紅樓夢》的權力格局,它的“山頭”劃分與人際關系;第三個大問題是《紅樓夢》裡的政治人物與政治事件。
政治主題
興亡、盛衰、治亂(理亂)、浮沉,這一套是我們中國士人,中國經典的一個核心,四書五經也好,多少策論、文章也好,都在探讨這個問題,《紅樓夢》也在探讨這個問題。
《紅樓夢》開篇不久,冷子興就先透露了賈府漸漸地不行了,已經要盛極而衰了。
在文學上,在小說學上,這是大忌,就是說你不能在還沒有進行具體的人物與情節之前先把總趨勢說了,但是曹雪芹他不管這一套,他一上來先說石頭的故事,然後又由冷子興做一個概括的介紹,然後再回過頭來細細地寫,這也是“文無定法”的一例。
興亡盛衰這一套在《紅樓夢》裡首先是把它作為一種哲學的、宿命的、不可抗拒的規律來談的,中國人有一種看法,所謂“盛極則衰”、“興久必亡”、“月盈則虧”、“水滿則溢”。
秦可卿死前托夢的那一節裡,秦可卿說我們家“赫赫揚揚,已近百載,一日若應了樹倒猢狲散的成語……”,她并沒有說任何的理由,這是不可抗拒的。
如果你是很壞,你當然要完蛋;你即使很好,那你也會完蛋,因為“赫赫揚揚,已近百載”,一個家族哪有百年的興旺呢?普通的說法就是“人無百日好,花無十日紅”,這是必然的一種現象。
所以秦可卿又說“否極泰來,榮辱自古周而複始”,她提了兩條具體措施,一個就是把祖茔(墳茔)很好地健全起來,就是劃分、剝離,把它從家産中剝離出來,這個很有趣,就是說如果家裡犯了事,沒收财産的話不會沒收你的祖茔,中國人是很尊敬死人的,死者為大;第二條就是家塾,私塾。
這樣一種思想,“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到了最高潮的時候也就是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
這個話的意思是什麼呢?你可以對它作虛無主義的解釋,也可以把它起碼地作為一種自我的提醒,就是說你要謹慎,你要小心,務為謹慎,适可而止,得放手時且放手,應回頭時猛回頭。
不要一個勁兒地,特别是在你處在高潮的時候不要一個勁兒地高下去,你已經是升C調之王了,你要是想升得比女高音還高,那你的嗓子會破裂。
《紅樓夢》很多地方都講這個,就是人做事不要太過,勿為已甚。
??
第二點,不從哲學和宿命的角度,我們來分析一下賈府由盛到衰,由興到亡的原因。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政治資源的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