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熙鳳的角色

首頁
    王熙鳳在抄檢中扮演的角色值得評說。

    她精明強悍,兩面三刀,“臉酸心硬”“殺伐決斷”(第十三回),實際上是賈府特别是榮府的棟梁之材,鐵腕人物。

    探春也厲害,但畢竟是姑娘家,将成為人家的人,又是庶出,理事時既有臨時意識又常有後院失火,趙姨娘混鬧的幹擾。

    寶钗隻是親戚,志在獨善、保身,無意支撐大廈。

    其餘(包括賈母、賈政、王夫人、也包括寶玉),從理家治事的觀點看,說穿了都是廢物,寄生蟲,或幹脆是挖牆腳的害蟲。

    當然,王熙鳳也有以權謀私,假公濟私,弄權玩術,仗勢欺人,盛氣淩人直至傷天害理的種種惡德惡行。

    她積怨甚多,不留餘地,内内外外欠了不少的賬,以緻最後錦衣府抄家時,賈家許多罪狀與她有關。

    但畢竟她是唯一的一直掌着權、用着權,也會掌權,會用權,能把一個大家族上上下下、主主奴奴玩轉了的人物,對于這樣一個複雜的大家族的行政管理,她一直還是勝任的,她甚至還有餘力向東府“智力輸出”呢,舍王熙鳳還有誰能扮演這個運轉樞紐的角色?除了暫時的探春、寶钗、李纨三套馬車執政——而且這個執政也是由于得到了鳳姐平兒主奴的大力支持與謙恭謹讓才有可能出台——誰能代替鳳姐的管理組織?鳳姐一病就一團亂,王夫人一介入就一團大亂,正是從反面證明了王熙鳳的價值。

     當然,王熙鳳又有無法解救的弱點。

    概括起來,叫做有權無勢,有才無德,有聰明無智慧,有寵無戴。

     有權無勢是說,王熙鳳雖然最有實權最能管事,但從身份上地位上看,她當然遠遠不處在寶塔式的封建家族體制的頂端。

    賈母、賈赦、賈政、邢夫人、王夫人,甚至賈琏從理論上說都是她的上司。

    權與勢的分離使她不可能做更長遠更宏大的戰略性思考,使她不可能真正對家族對家史負責,使她也免不掉得撈一把且撈一把的臨時性、“雇傭”性、盲目性的心态,而有勢的某些人,不熟悉情況,又缺乏具體管理、具體辦事的經驗,隻知一味地講享受、講排場、安富尊榮,而又勾心鬥角、“生事”。

    這種權與勢的分離,實是賈家由盛而衰的一個原因,一個契機。

     尤其嚴重的是,有權無勢或多權少勢的結果是,一旦發生非常事件——如撿到繡春囊,她就可以降為“催巴兒”(跟班),甚至成為有勢者王夫人的審查對象。

    這造成了賈府管理秩序的不穩定,也造成了王熙鳳對自己的命運的掌握不住。

     有才無德不必多說,樹敵太多,用心太過,最後“力绌失人心”(第一百一十回)是必然的。

     有聰明無智慧應歸咎于她的文化水平不高,她一味逞強,其實多是小聰明,小苛刻。

    如玫瑰露茯苓霜事件中,她提出:“把太太屋裡的丫頭都拿來……隻叫他們墊着瓷瓦子跪在太陽底下,茶飯也别給吃……”水平境界手段都低而又不計後果,有失大家風度,幸得平兒匡正才未成為事實。

    其實,她這種一人一事有問題便普遍折騰的做法,與抄檢大觀園的路子完全一緻。

    當然,她能尊重平兒,以及尊重探春寶钗,也說明了她的慧眼識英雄,惺惺惜惺惺。

     換一個角度看,寶钗等比她文化高,處事厚道周全,卻隻是自顧自,她們可肯投入?可願負責?連平兒的“鴿派”言行也是既有為鳳姐“補台”的一面,又有另樹自己的形象、背着鳳姐買好、實際上更加醜化了鳳姐的形象的一面。

     有寵無戴的問題是,王熙鳳所以在賈府混到炙手可熱紅裡透紫程度,除王家背景、親上做親的雙層姻親關系及她本人的才能因素外,主要靠寶塔頂尖人物賈母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