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學性質的混沌(1)-

首頁
    武功,他援助薛蟠大戰土匪獲勝。

    尤三姐自殺時,湘蓮、賈琏兩個男性在旁邊,他們看着竟連個魚躍撲救的動作都沒有,描寫死前掙紮的話一句也沒有,宰一隻雞也不能這麼容易。

    再說柳湘蓮把劍作為結婚的禮物送給尤三姐,磨得那樣鋒利,不是作為裝飾性的如練武的太極劍那樣,而是到了吹毛斷玉削鐵如泥的程度,這不可思議。

    這好比我們的一位戰鬥英雄把盒子槍送給了未婚妻,而且把十二發子彈壓進去,再把保險打開,怎麼可能呢?但這些都沒有關系,作為小說來說是允許的,任何作家都不能對他的每一點描寫統統體驗一番,曹雪芹不能為寫尤二姐吞金自盡而自己吞塊金子試試,他也不敢。

    這是第二類描寫。

     第三類更重要的是曹雪芹在整個比較客觀的描寫當中又有一些充滿主觀色彩的描寫。

    這種充滿主觀色彩的描寫套用現在的說法就是比較浪漫的描寫。

    作者通過賈寶玉表達了對女孩子比較美好的感情,對年輕的女孩子都流露一種特别的愛憐,哪怕被他愛憐的這個人在道德上有許多可指摘之處,也讓你覺得她不醜惡。

    比如說秦可卿,以封建道德的觀念她是非常邪惡的,小說運用曲筆如太真呀飛燕呀暗示了這一點。

    通過王熙鳳、賈寶玉、尤氏等人口把秦可卿寫得如花似玉,多麼善良。

    這顯然不是一個生活的實錄,而是高于生活的實在的。

    又如小說寫了王熙鳳的殘酷陰險毒辣,但她給讀者留下的印象也不完全是反面的。

    她聰明、美麗、明快、辦事能力極強。

    如果王熙鳳要在一個好的環境下,她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行政能力都會十分出色。

    她善解人意,有些話粗但有分寸。

    話粗才能使賈母高興啊。

     作者對衆多的女孩子的描寫是把她們作為青春的載體、美的載體來寫的,從而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肯定、對青春的肯定、對美的肯定。

    對整個大觀園環境的描寫也充滿了一種向往美化留戀的情緒,帶有一種理想化的色彩。

    我們不能說中國的園林中造不出這樣一座大觀園,但這樣一座理想化了的園林,特别是在園林中住的除賈寶玉外是一群十分可愛的女孩子,使它變成了一個理想國。

    這是相當浪漫的。

     這種情緒還表現在對寶玉與黛玉的愛情描寫上,對女孩子們的聰明才智的描寫上。

    賈寶玉其實是很聰明的,在大觀園快落成的時候賈政帶着一些清客,把寶玉也找了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給大觀園的各個風景點命名,賈寶玉表現十分聰明,言談話語揮灑自如。

    那些清客固然是要拍賈政的馬屁,同時也确實是對賈寶玉才思的敏捷感到佩服。

    但賈寶玉和黛玉、寶钗,甚至和寶琴在一起的時候,他的才情卻又往下降了一節,檔次低了。

    要評職稱的話賈寶玉算一級,而林黛玉是特級。

    這樣寫作者是很有意味的,不但肯定了她們的青春她們的美麗,而且特别肯定了她們的才華。

    這才華多少有點超常,我們無法用現代人的智力去衡量她們,現代人要學的東西很多,數學、物理、化學、英語,還要讀報等等,不能像過去的女孩子那樣專心讀詩文。

    以她們開始作詩文的年齡看,林黛玉不過八九歲,薛寶钗十一歲,她們的詩文寫得那麼好!從這裡可以看出浪漫主義,積極的浪漫主義,對人的青春、美貌、智慧、才華、善良的肯定,贊美人的靈秀。

    另外它也有消極浪漫主義的一面,寫了好景不長青春難駐,一切皆出無奈。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