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十三、榮國府的吃食

首頁
    據說有人讀《紅樓夢》是專愛看那些吃食的,可不是,古典小說裡數它寫吃的最饒有味道。

     《水浒傳》裡吃得最單一,動辄二斤牛肉,再有就是宋江喜歡喝碗鮮魚湯,可惜這位江湖大佬腸胃不好,幾口過夜的魚肉就讓他鬧起肚子來,引得小女子朱碧一哂;《西遊記》裡都是出家人,隻能在水果素齋上做文章,害孫悟空闖下大禍的是蟠桃與人參果,如今市場上也有兩樣水果叫這名字,人參果出乎意料地寡淡無味,蟠桃味道還好,隻是扁扁的,一點也不像圖片上電視裡紅潤豐盈的樣子;《三國演義》裡都是英雄,食與色都不是很講究,作為閑筆一帶而過的,青梅煮酒的青梅與酒皆是道具,為了把“論英雄”三個字襯得更為铿锵而已。

     其他三大名著都不能和《紅樓夢》相比,有好幾回半夜裡翻看,看得饑腸辘辘,隻得起床,偏偏冰箱裡空空如也,隻好拆了一袋小青椒充數。

     1、真有那麼好吃嗎 曹公有一樣本事,能把很平常的東西寫得引人入勝。

    比如柳嫂子給芳官單做的那個兩菜一湯外加飯後甜點的套餐:一碗蝦丸雞皮湯,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碟腌的胭脂鵝脯,一碟四個奶油松瓤卷酥,并一碗熱騰騰碧熒熒的綠畦香稻梗米飯,單看這番形容,已讓人胃口大開,顔色也好看,胭脂鵝脯配碧綠米飯,明悅可喜,而且下飯。

     《紅樓夢》裡常吃這種綠香梗米,市場上卻很少見,我在越南的一家超市看到過,半斤裝的一小盒,合人民币五塊錢左右,幹而且扁,不大像能做出“綠熒熒”米飯的樣子,但是為了了一個心結,還是放到籃子裡去了,後來到櫃台結賬時,很現實地想起這一路買的東西太多,再加這個半斤裝的綠米,怕不好拿,又給放下了。

     除了綠米,榮國府還吃紅稻梗米,也就是如今超市裡的紅糯米吧,但當時似乎比綠香梗米還稀罕,專門用來熬粥不說,賈母才吃了半碗,便囑咐給鳳姐送去,鳳姐可能沒有這種分例,當然也可能是榮國府家境已經衰落,紅糯米也變得金貴了。

    同時還給寶玉、黛玉送了兩碗菜,其中有一碗很可怕,是風幹的果子狸,從前看了不知是何等的美味,經過“非典”這一遭,不由“談狸變色”,看來人的味蕾也是受意識控制的。

     與綠米紅米相比,白梗米就顯得等而下之,但七十五回,賈家處境每況愈下,連白梗米飯都不能正常供應。

    尤氏到賈母處問安,第一碗是白梗米飯,她還沒吃完時,添飯的就給她盛了一碗下人的飯,這小小的細節反映出尤氏不受尊重的處境,連賈母都覺得不像話,叫人把三姑娘的飯拿來,膽小怕事的尤氏不肯鬧太大的動靜,趕緊說自己“這就夠了”,鴛鴦說,你夠了,我不會吃的?表面上看是頂撞尤氏,生硬的口氣裡卻也有憐惜,尤氏混到讓一個丫鬟憐惜的地步,也夠慘淡的了。

    不過,我是甯可吃“下人的米飯”的,梗米做出的飯太糯,吃不了幾口就膩了,且不宜于澆湯拌菜,米粒粘在一塊,不容易入味,再灑上些白糖,就像粽子了,沒有誰家會一天到晚吃粽子的。

     榮國府不少吃食都有這個特點,形式大于内容,比如那個茄鲞,十來隻雞,許多道工序,聽得劉姥姥直念佛,但是據說有好事者如法炮制,味道并不盡如人意。

    那“磨牙”的小荷葉蓮蓬湯,連鳳姐都承認沒意思,可那麼鄭重其事的做出來,讓你也不好意思輕慢它。

    還有一些吃食,幹脆就是名稱制勝,比如四十五回裡寶钗派人給黛玉送燕窩,順便還送了一包潔粉梅片雪花洋糖,聽聽這名字,潔粉加梅片加雪花加洋糖,就有十足的誘惑,雖然我現在也沒琢磨出那是什麼東西。

    有人說是上好的白糖,我覺得不像,那麼“梅片”二字落到何處了呢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