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憨湘雲醉眠芍藥茵(5)

首頁
    李纨之父李守中按說起碼應該維持家族長久以來對子女讀書方面的慣例,但是他卻大大倒退。

    而意味深長的是,他是全國唯一的國立大學校長,是朝廷培養官員的搖籃國子監祭酒。

    因此他的态度的轉變意味着朝廷态度的變化。

    從而從一個家庭的角度也證明了那個所謂“盛世”,實際上就是以嚴酷的文字獄為代表的思想鉗制更加嚴厲的“末世”。

     李纨之所以住入大觀園,其使命是管束這些弟弟妹妹,是要将他們納入封建禮教的軌道,用封建禮教規範他們任何一點越軌言行。

    結果恰恰相反,被“改造”的不是那些弟妹,而是李纨自己。

    這是李守中、賈政們絕對想不到的。

    李纨也是一個有才而無命補天者。

    曹雪芹顯然想要表達,人性的損害是可以在一個好的環境中修複的。

    枯木隻要逢春就能夠再發綠枝,死灰隻要不再潑水就可以複燃烈火。

    曹雪芹顯然是強調改變現實環境的重要,實際上也就是否定這個“末世”。

     周思源看紅樓反庶期男賈探春探春在與李纨、寶钗一起暫管大觀園中雖然顯示出非凡的能力,但是總的說來,留給許多讀者的印象都不是很好,總覺得她太勢利,甚至連親舅舅都不認,幾乎也不想認親娘了。

    但是探春的結局在金陵十二钗中卻是最好的:黛玉淚盡而亡;寶钗得到的是一個沒有愛情的婚姻,寶玉出家後獨守空房;元春不能獨得一個男子的全部之愛而且早夭;湘雲早寡;妙玉結局悲慘;迎春婚後僅一年便被丈夫迫害緻死;惜春出家;鳳姐被休;巧姐被賣,得救後淪為農婦;李纨守寡多年,好不容易熬到兒子出息了,不久便死去;秦可卿自盡。

    探春雖然遠嫁,不能經常與父母兄弟姐妹相見,畢竟躲過了賈府抄沒之禍,有一個相對較好的歸宿。

    這個安排不會是偶然的。

    探春是賈府四位小姐中曹雪芹最用力刻畫的。

    在她身上,曹雪芹注入了自己的某些理念,從而使探春成為《紅樓夢》衆多藝術形象中塑造得最成功者之一。

    強烈的反庶心理和期男意識的生動表現,使探春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個十分獨特的藝術典型。

     中國封建宗法社會講究嫡庶之别。

    因為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則是,按照血緣關系将弟兄分為嫡長子的繼承制和餘子的分封制。

    嫡庶界限對女性更加明顯。

    五十五回鳳姐對平兒道:“雖然庶出一樣,女兒卻比不得男人,将來攀親時,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

    ”因此庶出往往成為一些女孩子的嚴重心病,而探春在這個問題上特别突出,從而構成了她和其他藝術形象的首要區别。

     反庶期男賈探春曹雪芹處處突出探春自己竭力回避、淡化這個嫡庶之别,以及一旦涉及庶出時的強烈反應。

    但庶出畢竟是不可改變的事實,而她的母親趙姨娘恰恰最不理解探春的心思,锱铢必較,總認為她沒有給自己這個親媽和親弟弟賈環好處,胳膊肘往外拐,因此不時揭開這個庶出的傷疤,從而使探春非常氣憤。

    因此探春的主要矛盾對立面竟然是她的母親。

    這種奇特的人物關系使得探春的勢利與反庶心理、期男意識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

    二十七回寶玉提起有一次探春給他做了一雙鞋,趙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