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打得漂亮!膽識非凡,果真不負曹雪芹“才自精明志自高”的超群贊語。
“大族滅亡”首先在于自身的腐敗,外部原因是第二位的,多麼符合“内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的哲學名言!除了個别例外,如賈雨村對冷子興大談正邪二氣,黛玉、寶钗偶爾說話有點理論色彩,整個《紅樓夢》有思想沒有理論。
曹雪芹的許多超前意識和充滿睿智的思想,都是通過人物活動以符合人物身份修養的個性化語言表現出來的,其深刻性決不下于任何理論,而由于其通俗生動,更容易為讀者接受。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探春之所以敢于毫不猶豫地飛掌扇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也是出于這個婆子背景再硬,畢竟也還是奴才,而自己是主子!這個奴才竟敢公然冒犯她這個主子的尊嚴,這是她最不能容忍的。
周思源看紅樓妙不可言言妙玉在曹雪芹筆下,幾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玉石兩重性的特點,而妙玉藝術形象的矛盾複合體現象之突出,超過任何人。
妙玉的戲很少,主要就是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那半回,其餘都是一帶而過,直到七十六回“凹晶館聯詩悲寂寞”有不到四分之一回。
但是妙玉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大超過迎春與惜春,形象比李纨和尤氏還鮮明。
曹雪芹如何用極少的筆墨就将一個人物寫得令人難以忘懷,很值得我們學習。
他為什麼要在這人間天堂般的大觀園中安排這樣一個少女,他想表現什麼,實在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妙玉身上的矛盾太突出,而且太多了:
她出身仕宦之家卻不為權勢所容。
為什麼?
她出家為尼卻帶發修行。
為什麼?
她身為尼姑卻非常有錢。
為什麼?
她久入空門卻不能免俗。
為什麼?
她是方外之人,按說脾氣應該很好。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喜歡她?
在大觀園的所有住戶中,妙玉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位。
因為除她之外,餘者都是賈府的少爺、小姐、外孫女(林黛玉)或是少奶奶,最遠的薛寶钗也是榮國府二老爺賈政的内侄女。
隻有妙玉與賈府毫無瓜葛。
妙不可言言妙玉人們在分析妙玉這個藝術形象時往往較多地關注她在園子裡的表現,忽略了對她入園前的那些至關重要的介紹。
其實正确解讀妙玉形象的鑰匙正是這幾句文字:
妙玉出身讀書仕宦之家,由于“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直到“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發修行,今年才十八歲”(十七至十八回)。
因此她是被迫出家的。
這不僅是她雖入空門卻始終不落發的原因,也是她怪脾氣的根由。
因此妙玉實際上不是一個真正完整意義上的尼姑,她始終沒有将自己的心完全交給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