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敏探春興利除宿弊(5)

首頁
    元春這個人物出場雖少,但是在整部作品中的作用不小。

    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一些曹雪芹創作因訛成實元妃薨逝的獨具匠心,學習如何用盡可能少的筆墨表現盡可能豐富深刻的内容。

    首先,元春形象使賈府生活與宮廷相連,為宮廷鬥争與賈府敗落的牽連創造了條件,從而很大程度上擴大了作品的社會意義。

    其次,元春省親為大觀園這個必不可少的場景出現提供了可能并成為現實。

    因為這些少男少女隻能活動在一個基本封閉卻又十分巨大的優美環境之中,這個環境隻能由專門為貴妃元春省親而建的大觀園來承擔。

    否則建這麼大的園子就是嚴重違制,要問罪的,而且是“僭越”的大罪。

    再說也不可能建成這種格局的園子(詳見本書《大觀園沒有原型》)。

    再次,形象本身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

    天子被認為是天之元子,即長子。

    賈府四位小姐皆以“春”名,元春之名雖因生在大年初一而取,且在女孩大排行中又最長,但更重要的是,她貴為帝妃,位極人女,可謂天下第一女人(元女)。

    連她都未能避免悲劇命運,足見普天下的女性确實都“原應歎息”了。

    周思源看紅樓穿針引線劉姥姥結構宏大的長篇小說往往是用好幾條主線副線把一個個大故事、小故事串連交織在一起的,這樣才能故事好看,結構緊湊。

    劉姥姥的活動就是其中的一條重要副線,從她三次與王熙鳳打交道,正好生動地表現出賈府盛極而衰的過程。

     劉姥姥在《紅樓夢》幾百個人物中,論地位,當然隻能說是個小人物。

    但是若論戲份多少,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深刻,那麼将她放入二等人物中也未嘗不可。

    劉姥姥不僅是出場最早者之一,也是最引人注目者之一。

    “劉姥姥進大觀園——眼花缭亂”,甚至成了歇後語。

     《紅樓夢》結構宏大,人物衆多,情節複雜,寓意深邃,因此曹雪芹大大突破了傳統小說開頭簡單的“楔子”的形式,或是采取常用的效果不錯的開門見山,而是匠心獨運地安排了開頭整整五回來作交代和鋪墊。

    到第五回,原在外地的林黛玉、薛寶钗等都已聚集賈府,整個故事矛盾展開的神話基礎、命運預示、人物關系、情節起點、環境條件等等,也就是一部結構龐大的小說的基本元素都已具備。

    相當于咱們現在建設一個大工程之前,不僅要挖好地基,而且地下的各種各樣的管線,什麼上水、下水、照明、電話、有線電視、供暖、煤氣等等管線都要做到幾通一平,總之要完成大量的前期工作。

    第六回開始,故事就正式集中在賈府主要是榮國府進行。

    按照作者的說法,光是榮府上上下下就有三四百人,每天的事“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亂麻一般,并無個頭緒可作綱領”。

    于是就挑選了劉姥姥來提綱挈領。

     穿針引線劉姥姥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劉姥姥這個70多歲(這在當時之“稀”相當于現在的90多歲)的農村老太太為什麼能夠承擔這個重任呢?她有三個條件:一,她和榮國府“略有些瓜葛”。

    “有些瓜葛”這才進得府去,扯得上話,從而引起别人的話來。

    可是又僅僅是“略有些”,所以才這麼難進門。

    而劉姥姥不但進去了,還獲得特大豐收,這才顯出劉姥姥的能耐。

    二,劉姥姥是個局外人。

    她既不是賈府奴仆,又與賈府多年沒有來往,所以才處處覺得新奇,從而能夠起到仔細觀察并向陌生的讀者介紹賈府的作用。

    三,她是個小人物,小到“芥豆之微”,地位低得連賈府任何一個仆人都不如,所以才能起到别人難以起到的陪襯作用。

    通過劉姥姥的眼睛,進一步向讀者具體介紹榮府。

    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中冷子興已經對榮甯二府着重從人物關系作了介紹,那是總體性叙述,而現在則是通過劉姥姥的直接接觸寫出榮府仆人、丫鬟,特别介紹了巧姐小說的并列女一号王熙鳳。

    曹雪芹以劉姥姥這樣一個角色穿針引線,實在出人意外,高明得令人歎服。

     其實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