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詩酒放誕之人

首頁
那麼有沒有可能是賈政自己愛上了這個姓趙的丫頭,後來生了孩子,将她升為姨娘的呢?這就要看這個趙姨娘在當丫鬟時有沒有足夠的魅力吸引賈政了。我們從《紅樓夢》中賈寶玉的丫頭多達16個,而且好幾個都很美貌,可以得知賈政當年也是這樣。從賈琏婚後身邊還有幾個漂亮丫鬟和賈赦姬妾成群來看,賈政身邊也有不少美女。七十八回說賈政“起初天性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所謂“詩酒放誕之人”是指那些喜歡舞文弄墨又愛喝酒不拘小節的文人,那麼會不會是賈政某次“詩酒放誕”酒喝多了之後,糊裡糊塗,讓這個姓趙的丫頭懷孕升級,成為趙姨娘呢?也不像。因為“詩酒放誕之人”愛上的通常是兩類女性:一類是非常漂亮、極富魅力的妩媚少女,這樣的少女在賈府和賈政的社交圈子裡應當比比皆是,《紅樓夢》中沒有寫到趙姨娘長得如何,所以我們隻好對她的容貌長相作一點考證。趙姨娘生了一兒一女。女兒探春長得非常漂亮:“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三回)因此與迎春、惜春并稱為“賈府三豔”(二十五回)。趙姨娘的兒子賈環長得與姐姐探春簡直有天地之别,二十三回通過賈政的眼睛看他“人物委瑣,舉止荒疏”。“委瑣”也寫作“猥瑣”,意思是容貌舉止庸俗不大方,反正賈環長得不怎麼樣。那麼有沒有可能探春長得像母親趙姨娘而賈環長得像父親賈政呢?《紅樓夢》對賈政的長相也沒有寫,所以我們隻好再考證一下。除了已死的賈珠外,賈政還有元春、寶玉、探春、賈環四個兒女。元春肯定美貌絕倫,否則不可能入選宮中并升為貴妃。二十三回寫到寶玉“神采飄逸,秀色奪人”。當然,元春、寶玉也可能沾了王夫人的光,而探春則沾了母親趙姨娘的光。不過這種概率畢竟很小,因為賈政和兩個女人生的四個孩子中三個都特别漂亮,所以趙姨娘長得模樣兒好的可能性極小,賈環的“委瑣”很可能是像母親趙姨娘。“詩酒放誕之人”比較喜歡的第二類少女是淑女型的。淑女也可能是美女;若不是美女,則必定很有教養,端莊内秀,氣質高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賈政後來成為一個正統型官員,是以君子型面貌出現的,淑女型少女才會讨他喜歡。趙姨娘這麼俗氣,顯然不是淑女,一點也不窈窕,怎麼會是賈政的“好逑”呢?

    賈府禮制森嚴,丫頭仆婦在這樣的環境中所受到的調教和熏陶,使她們養成了自覺遵守禮制的習慣,許多事情不用主子吩咐自己就都去辦了。趙姨娘不僅遠遠達不到襲人、平兒這樣的水準,而且毫無修養,全無大家風範,言行舉止粗俗、愚蠢,别說不像“半個主子”,連普通丫頭仆婦都不如,所以大家都看不起她。因此這個姓趙的女人怎麼會成為姨娘,她的身份的合理性實在值得懷疑。

    另外一點更加值得懷疑的是,趙姨娘這個藝術形象不符合曹雪芹塑造形象的一貫美學原則。

    《紅樓夢》中略微重要一點的角色,都不是單線條平面型的,而是立體感強、血肉豐滿,具有多側面、多層次的豐富内涵的,即使那些不讨人喜歡的人物,如賈赦、賈珍、賈琏、薛蟠、賈雨村等,曹雪芹也充分寫出人物的人性與性格的複雜性,絕不簡單化、漫畫化、臉譜化。很顯然,醜不醜寫,醜不全醜,是曹雪芹創作中的一條基本美學原則。

    但是趙姨娘卻成了一個突出的例外,她是《紅樓夢》幾十個比較重要的人物中惟一寫得十分露骨,惡在表面,形象中沒有任何一點亮色的人。和那麼多複合型人物不同,她是單線條平面型的,她始終扮演着一個反襯别人光彩的廉價的醜角。說得通俗一點,趙姨娘簡直通篇不說人話,不懂人事,不像人樣,全無大貴族家庭中妾的言語做派。趙姨娘看起來似乎工于心計,處處算計别人,小算盤打得很精,實際上卻是頭腦簡單,愚不可及。她事事出醜,言行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無一得體。即使她的兩大傑作——與馬道婆串通用妖法差點害死鳳姐寶玉,和唆使賈環告黑狀幾乎使寶玉死于賈政的大闆子下,也都顯露出一種下層小市民的狹隘眼光與卑劣手腕,并不能顯出她有什麼智慧與才幹。當寶玉為妖法所魇,已氣息奄奄,賈府上下亂作一團,賈母等“哭的忘餐廢寝,尋死覓活”時,趙姨娘卻迫不及待地勸賈母說:“老太太也不必過于悲痛,哥兒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兒的衣服穿好,讓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隻管舍不得他,這口氣不斷,他在那世裡也受罪不安生。”(二十五回)在大家無不悲痛萬分的時候,也隻有趙姨娘才想得出說這種巴不得寶玉趕緊死去的混賬話。也難怪她話還沒說完,就“被賈母照臉啐了一口唾沫”,罵了個狗血噴頭。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