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徑通幽處(賈寶玉)
曲徑通幽處。
[說明]
進大觀園,迎面一山,遮住園中諸景,微露羊腸小道,山上有鏡面白石一塊留題。
[注釋]
1.曲徑通幽處——唐代常建《題破山寺後禅院》詩:“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
”論詩者以為語帶禅機,認為它說了一個佛家的道理:要達到能領悟妙道的勝境,先得走過一段曲折的小路。
沁芳(賈寶玉)
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
[說明]
園中以“沁芳”命名的有泉、閘和亭,本是“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瀉于石隙之中”,漸平闊後,有橋,橋上築亭,亭壓水而成。
[注釋]
1.沁芳——水滲透着芳香。
2.“繞堤”二句——水光澄碧,好象借來堤上楊柳的翠色;泉質芬芳,彷佛分得兩岸花兒的香氣。
“繞堤”、“隔岸”,水在其中。
“三篙”,從深度上說水,“一脈”,從溪形上說水。
這一聯句法特殊,是詩歌煉句修辭的一種技巧。
有鳳來儀(賈寶玉)
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
[說明]
“有鳳來儀”即潇湘館,它的特征是“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
[注釋]
1.有鳳來儀——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仙禽,相傳它的出現是一種瑞應。
《尚書.益稷》:“箫韶(舜的樂曲)九成(一曲終叫一成),有鳳來儀(呈祥)。
”因為傳說鳳是食竹實的,所以借這一成語命名。
2.“寶鼎”二句——寶鼎,這裡指煮茶的鼎爐。
本來,茶沸熱時則有綠煙,棋在着時指頭覺涼。
現在卻說“茶閑”、“棋罷”之時亦複如此,正是為了寫竹。
翠竹遮映,所以疑尚有綠煙;濃蔭生涼,所以似乎仍覺指冷。
這一聯與小說中提到的陸遊詩句“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同屬一路。
從瑣事細節上體察物性事理,以表現一種閑情逸緻。
杏簾在望——稻香村(賈寶玉)
新綠漲添澣葛處,好雲香護采芹人。
[說明]
這是題大觀園中人工造成的田野山莊的對額。
[注釋]
1.杏簾在望、稻香村——因為此處“有幾百枝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賈政等人想題作“杏花村”,還叫人做一個酒幌,用竹竿挑在樹梢頭,以湊合唐代杜牧《清明》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賈寶玉嫌題額陋俗,以為不如因舊詩“紅杏梢頭挂酒旗”題作“杏簾在望”,或據“柴門臨水稻花香”稱為“稻香村”。
唐代許渾《晚至章隐居郊園》詩:“村徑繞山松葉暗,柴門臨水稻花香。
”明代唐寅《題杏林春燕》詩:“綠楊枝上啭黃鹂,紅杏梢頭挂酒旗”
2.“新綠”句——新綠,指新鮮的春水。
澣,俗寫作“浣”,洗濯。
葛,蔓生植物,多長于山間,煮取它的纖維,在長流水中捶洗幹淨後,可以織布制衣。
《詩.周南.葛覃》:“薄(語助詞)澣我衣(指葛衣)。
”這句從田莊背山臨水寫。
3.“好雲”句——好雲,指雲能生色,又兼喻“噴火蒸霞一般”的杏花,所以說“香爐”。
以雲喻盛開的花是詩中常例。
芹,指水芹菜,多長于水邊。
《詩.魯頌》:“薄采其芹。
”兩句說村野人的事,同用《詩》語,寫山、水、杏花諸景,字面上不說出,都是舊詩技巧上的講究。
蓼汀花溆(賈寶玉)
蓼汀花溆。
[說明]
自稻香村轉過山坡,撫石依泉而進,過衆花圃,“忽聞水潺潺,出于石洞,上則蘿薜倒垂,下則落花浮蕩”,留題于此。
[注釋]
1.蓼汀——汀,汀洲,水邊平沙。
“蓼汀”一詞當從唐代羅業《雁》詩“暮天新雁起汀洲,紅蓼花開水國愁”想來,但意境蕭索,所以元春看了說:“‘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
2.花溆——溆,浦,水邊。
“花溆”一詞當從唐代崔國輔《采蓮》詩“玉溆花争發,金塘水亂流”想來。
蘭風蕙露(清客)
麝蘭芳霭斜陽院,杜若香飄明月洲。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