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時即事(第二十三回)

首頁
    。

     [注釋] 1.绛芸軒——賈寶玉的住室名。

     2.桂魄——月亮。

    傳說月中有桂樹,遂以月為桂之精魄。

    浸因月光如水,所以用“浸”字。

    茜紗,染色絲織品的一種,這裡指窗紗。

     3.“苔鎖”句——說石上裂縫皺紋都被厚厚的青苔蓋滿,變得柔軟平滑,可以讓鶴憩息了。

     4.“井飄”句——井欄上桐葉飄落,栖鴉為秋露所濕。

    有夜深時久之意。

     5.“抱衾”句——用《會真記》紅娘抱衾而至事。

    金鳳,指有金鳳圖案的被褥。

     6.“倚檻”句——寫望月的情懷。

    翠花,首飾,翡翠之類鑲嵌的簪花。

    詩中常以落翠遺簪寫富家小姐的閑散奢靡,如“長樂曉鐘歸騎後,遺簪落翠滿街中”。

    小說初稿中曾寫過秦可卿“遺簪”的情節,後删去。

    有人解“落”為“卸下”,亦可通。

     7.酒渴——酒後口渴。

     8.沉煙——指爐中的深灰餘火。

    索,索取,要求。

     冬夜即事 梅魂竹夢已三更,錦罽鷞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唯見鶴,梨花滿地不聞莺。

     女奴翠袖詩懷冷,公子金貂酒力輕。

     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将新雪及時烹。

     [注釋] 1.梅魂竹夢——以梅竹入夢點染冬夜冰雪寒冷,為下句鋪墊。

     2.錦罽鷞衾——織出錦花的毛毯,雁凫絨裡的被褥。

    罽(音季),一種毛織品。

    鷞,雁類的一種。

     3.“松影”句——松耐冬寒,又常以鶴為伴,借以寫清冷孤高。

     4.“梨花”句——雖滿地梨花,但并非春天,所以說“不聞莺”。

    以梨花喻雪。

    唐代詩人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5.“女奴”句——寫冬夜嚴寒,女奴懷冷而加“詩”字,用漢代鄭康成家婢女都能詩,日常對話動辄引《詩》語的典故。

     6.“公子”句——寫冬夜嚴寒,公子穿戴着貂皮尚嫌酒力不足禦寒。

    酒力輕,不是人的酒量小,而是說酒的勁頭不夠。

     7.試茗——古代上層人士講究喝茶,不同品種的茶,烹燒的火力時間不同,要恰到好處才不失香變味,所以要“試”。

    如宋代蔡襄《進茶錄序》說:“獨論采造之本,至于烹試,曾未聞有。

    ” 8.“掃将”句——掃雪烹茶,取其潔淨,書中妙玉曾言及。

     [鑒賞] 賈寶玉一方面是敢于蔑視傳統禮教和儒家思想主張的大膽的反抗者,一方面又是過慣了吃喝玩樂的寄生生活的公子哥兒。

    當他初進大觀園,暫時地感到“心滿意足,再無别項可生貪求之心”的時候,他更多的是個“富貴閑人”。

    《四時即事》詩即是他這一面生活的自我寫照。

    但大觀園不是世外桃園,它同樣存在着污穢、眼淚、掙紮和反抗。

    當寶玉領略到“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的時侯,他就不能再悠然閑适下去了。

    于是,憤懑、痛苦、絕望,終至以“懸崖撒手”來抹去他身上的粉漬脂痕。

    《四時即事》詩所代表的那種生活,是賈寶玉那樣的人所經曆的道路中必然會有的一個過程,由他自己作詩來加以概括,是情節結構上的省盤。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