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時即事(第二十三回)

首頁
    [說明] 《四時即事》是賈寶玉進了大觀園後,寫自己一年四季與姊妺丫鬟們相親相近的生活情景的詩。

    以當時的事物為題材的詩叫即事詩。

     春夜即事 霞绡雲幄任鋪陳,隔巷蟆包聽未真。

     枕上輕寒窗外雨,眼前春色夢中人。

     盈盈燭淚因誰泣,點點花愁為我嗔。

     自是小鬟嬌懶慣,擁衾不耐小言頻。

     [注釋] 1.“霞绡”二句——意謂任憑錦被鋪着,繡帳挂着,深夜中隔巷更鼓之聲已隐約可聞,但自己并無睡意。

    幄,帳幕。

    蟆包,也叫蝦蟆包,夜裡打梆子報時間的聲音。

    《事物紀原》:“夜行擊柝代更籌,曰蝦蟆包。

    ”現通行本“蟆包”作“蛙聲”,隔巷市井,何來蛙聲?且詩中并無寫蛙必要,當是後人不懂得“蟆包”臆改的。

    真,真切,清楚。

     2.“枕上”二句——這是說卧床而未睡,聽見窗外雨聲微覺寒意,更感到眼前青春歡樂總難長久,猶如好夢易逝。

    春色,喻說人事,不是實寫。

     3.“盈盈”二句——上句因所見而感,下句從聽到夜來雨聲聯想到花愁而有所感。

    所謂“怯風思鶴冷,聞雨為花愁”(方嶽《不寐》詩)之意。

    嗔,生氣。

    兩句為黛玉寫照。

     4.“自是”二句——意謂嬌懶慣了的丫頭已擁被欲睡,不耐我在她耳邊還談笑不絕。

    自是,本是。

    小鬟,年紀小的丫頭。

     夏夜即事 倦繡佳人幽夢長,金籠鹦鹉喚茶湯。

     窗明麝月開宮鏡,室霭檀雲品禦香。

     琥珀杯傾荷露滑,玻璃檻納柳風涼。

     水亭處處齊纨動,簾卷朱樓罷晚妝。

     [注釋] 1.幽夢——深沉的睡夢。

    引申為好夢、香夢。

     2.“窗明”二句——意思是說以為明月映照着窗子,原來是打開了鏡匣;以為雲霧缭繞着房間,原來是點燃了香爐。

    句意仿唐代詩人杜牧《阿房宮賦》:“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麝月,徐陵《玉台新詠序》:“麝月共嫦娥兢爽。

    ”指月亮。

    又“麝”與“射”諧音。

    檀雲,香雲,香霧,因檀木是香料。

    品,品評,賞鑒,這裡引申為點燃。

    禦香,宮中所用之香,也泛指貴重香料。

     3.琥珀——松脂化石,半透明。

    這裡指琥珀色。

    荷露,酒以花露名,見《通俗編》。

    滑,指酒味醇美。

    玻璃,一種碧綠有光澤的礦物,漢代即有此名,與現在的玻璃不同。

    “荷露”、“柳風”又同是夏景,并借用聯想修辭,即荷翻露珠似傾杯,柳垂堤岸如碧欄。

    唐代李宗闵“暑月以荷為杯”。

    見王谠《唐語林》。

     4.齊纨——細白的薄紗綢。

    古代齊國風行穿纨绮,所以叫“齊纨”。

    這裡指小姐、丫鬟們的衣衫裙裾。

    有人以為是指纨扇,不對。

    詩寫清幽,不寫悶熱。

    上句說“柳風涼”,結句說“簾卷”,都不離風。

    《漢書》中有“輕纨夏服”之語,此正寫風動纨衣纨褲的惬意。

     秋夜即事 绛芸軒裡絕喧嘩,桂魄流光浸茜紗。

     苔鎖石紋容睡鶴,井飄桐露濕栖鴉。

     抱衾婢至舒金鳳,倚檻人歸落翠花。

     靜夜不眠因酒渴,沉煙重撥索烹茶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