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黛玉自謂“曾見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終身遭際令人可欣、可羨、可悲、可歎者甚多,……胡亂湊幾首詩,以寄感慨”。
恰被寶玉翻見,将它題為《五美吟》。
西施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效颦莫笑東村女,頭白西邊上浣紗。
[注釋]
1.“一代”二句——一代絕色的美女終于如浪花般消失,她在吳宮裡白白地想念兒時的家鄉了。
越國滅吳後,西施的命運有二說:一說重歸範蠡,跟着他遊江海去了;一說吳亡,沉西施于江,以報答被夫差沉屍于江中的伍子胥。
詩中隻是泛說逝去。
傾城,絕色美女的代稱,也叫“傾國”。
語本漢代李延年歌。
見《漢書·外戚傳》。
憶兒家,明代梁辰魚據西施傳說所編的《浣紗記》中有“思憶”一折,隻寫她在吳宮時回憶在浣紗溪與範蠡戀愛事。
2.效颦——相傳西施家鄉東村有女子,貌醜,人稱東施,因見西施“捧心而颦(皺眉)”的樣子很美,也學着捧心而颦,結果反而更醜。
出《莊子·天運》。
參見《贊林黛玉》“西子”注。
浣紗,西施和她家鄉的女子曾在若耶溪邊漂洗過棉紗。
參見《贊會芳園》“若耶溪”注。
唐代王維《西施詠》:“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颦安可希!”又《洛陽女兒行》:“誰憐越女顔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本詩後兩句即取此二首詩意。
但王維詩說西施已享盡榮華,而舊伴卻仍須辛苦浣紗;此詩卻說西施雖美,已如流水逝去,而東村女雖醜尚能活到白頭。
虞姬
腸斷烏骓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
[注釋]
1.虞姬——項羽的侍妾。
楚漢戰争的最後階段,項羽被劉邦軍圍于垓下。
夜間漢軍四面楚歌,項羽感到絕望,對虞姬作悲歌說:“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也作歌相和。
事見《史記·項羽本紀》。
又《楚漢春秋》載虞姬和歌一首“漢兵已略地”雲雲,乃後代好事者之僞作,秦漢之際還沒有這樣的五言詩。
2.“腸斷”句——夜間駿馬嘶鳴,令人腸斷。
烏骓,史載項羽有“駿馬名骓”即是。
程高本改作“烏啼”,大誤,“夜嘯風”必解成夜風如嘯方通,但這一來這句全無史實根據了。
其實“嘯風”是指馬鳴,也常說“嘶風”。
3.虞兮——用項羽歌中原詞。
重瞳,指項羽。
《項羽本紀》:“又聞項羽亦重瞳子(一隻眼睛裡有兩個眸子)。
”
4.“黥彭”句——黥布和彭越居然甘心将來被剁為肉醬而投降了劉邦。
黥布、彭越原來都是項羽部将,降劉邦後破楚有功,黥布被封為淮南王,彭越被封為梁王。
後來黥布舉兵叛變,被劉邦所殺;彭越野心搞分裂,也被誅,剁屍。
醢(音海),肉醬。
這裡指剁屍剮肉的酷刑。
5.飲劍——自刎。
虞姬自刎于楚帳,當是《楚漢春秋》等書據《史記》中基本史實加以敷演的。
明妃
絕豔驚人出漢宮,紅顔命薄古今同。
君王縱使輕顔色,予奪權何畀畫工?
[注釋]1.明妃——即王昭君。
晉人避司馬昭之諱,改稱明妃或明君。
參見《警幻仙姑賦》“王嫱”注。
2.出漢宮——指和親事。
參見《青冢懷古》詩注。
3.“予奪”句——為什麼把決定權交給畫工呢?予,賜予,加寵。
奪,剝奪,棄置。
畀,給。
綠珠瓦礫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重嬌娆?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寥。
[注釋]1.綠珠——晉代石崇的侍妾。
《晉書·石崇傳》:“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豔,善吹笛。
孫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秀怒,矯诏(詐稱皇帝的命令)收(捕)崇。
崇正宴于樓上,介士(武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于君前。
’因自投于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