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那賈琮來問寶玉好,邢夫人道:“那裡找活猴兒去!你那奶媽子死絕了,也不收拾收拾你,弄得黑眉烏嘴的,那裡像大家子念書的孩子!”正說着,隻見賈環、賈蘭小叔侄兩個也來了……
顯然,這裡的賈琮,與前面到甯國府奔秦可卿喪事的那個賈琮,兩個人物,太不諧調,前者是所有玉字輩的領銜人物,後者卻是一個黑眉烏嘴的“活猴兒”,後者當然構成了一種藝術形象,雖寥寥一筆,給人印象極深,把大家族内部各色人等的生存狀态和微妙的人際關系,勾勒得更加立體化。
在這之後,賈琮常與賈環一起出現,這大概是因為他們不僅年齡相仿,而且同為庶出,同為大娘所厭棄,這樣的描寫,在藝術上是一種成功的設計,可能在真實的生活中,賈琏還有一個哥哥,所以排行第二,人稱二爺,但為在小說集中寫好賈琏,便在藝術構思中删去了這個哥哥,而寫了一個比賈琏小許多的賈琮。
作者在寫甯國府除夕祭宗祠時,頗注意賈琮的地位,說他在祭祀時與賈琏一起負責獻帛,後來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他的座席與賈珍、賈琏、賈環緊挨,席散後,賈珍賈琏還特意“命人将賈琮、賈璜各自送回家去”,筆下照顧,十分周到,但奇怪的是第七十五回寫到賈家中秋團聚,合家圍着圓桌,“上面居中賈母坐下,左垂首賈赦、賈珍、賈琏、賈蓉,右垂首賈政、寶玉、賈環、賈蘭,團團圍坐,隻坐了半壁,下面還有半壁餘空”。
賈母喟歎人少,恨不能多拉幾個來,以湊熱鬧,可是,這一家子團圓,卻絕無賈琮蹤影,也不解釋其缺席原因,總不能是因為“黑眉烏嘴”,就摒除于外吧,祭祖時可獻帛,難道中秋就不能圍桌共吃月餅?我們都知道第七十五回“缺中秋詩,俟雪芹(補)”(脂硯齋語),不是定稿,顯然,在寫這—回時,曹公很可能尚未把生活當中的那個賈琏的哥哥,化為賈琮這樣一個與賈環地位差不多的弟弟,後來他才逐漸形成了關于黑眉烏嘴的的賈琮的藝術設想。
第六十回中,賈環與賈琮二人來問候寶玉,書中明說“寶玉并無與琮環可談之語”,可見環、琮是同樣地“人物委瑣,舉止荒疏”,品質低劣。
直到第八十回止,賈琮雖出現多次,卻并無什麼“戲”,我們隻知道他黑眉烏嘴,堪稱“活猴兒”,作者設計這樣一個人物,難道僅僅是讓他當個龍套嗎?我以為未必,比如衛若蘭這個人物,前八十回僅出現過兩三次名字,可是根據考證,卻可推測出,他竟很可能是史湘雲初嫁的丈夫,我們不能因為前八十回中有的角色“沒多少戲”,就遽定其為龍套而已,不僅衛若蘭如是,二丫頭、王短腿、傅秋芳,等等,很可能在後數十回中會成為“肯節兒”上的人物,在賈府敗落的過程中,起“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冤冤相報”、“分離聚合”等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