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網上論“紅”(2)

首頁
    【唐山居士】:我要是會寫小說,就寫唐可卿,而不寫秦可卿。

    人家寫過的你再去描有什麼意思? 劉心武:您應該注意到,第十三回秦可卿死亡的那一回,曹雪芹出于非藝術性的考慮接受了脂硯齋的建議,删去了已寫好的四五葉文字,繁體字的“一葉”,實際上相當于如今的兩個頁碼,你看删去了多少!而且在第八回的末尾曹雪芹又不得不打了一個“補丁”,說秦可卿是一個“養生堂”的棄嬰,還有回裡面寫到有個張太醫給秦可卿看病,但正文裡面卻又并沒說張太醫是個太醫,這些都是怎麼回事兒?可見,曹雪芹在寫秦可卿這個形象時内心裡有極大的苦悶。

    所以,我不去寫在作品裡已經表現得很充分的比如說薛寶钗,而要去寫秦可卿,這就是因為我要探佚,也就是盡可能地揭示出、恢複出曹雪芹因為“避文字獄”,而不得不删改的那些他本已經寫出或想寫出的内容。

     【三輪車】:劉先生,一部虛幻的《紅樓夢》讓多少文人墨客争得死去活來,值得麼?藝術家是不是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對社會現實的反映上? 劉心武:值得。

    因為人活着需要有精神享受,《紅樓夢》在虛幻的詩意描繪中,使我們獲得死去活來卻沒有真正死去的快樂,難道這還不值得嗎? 附帶說一下,可能有的網友還不清楚什麼是“探佚”,“佚”就是丢失的東西,“探佚”就是把丢失的東西找回來。

    《紅樓夢》是一部最後沒有完成的小說,曹雪芹留下的遺稿大體上隻是前八十回,如果更精确地說,第六十四回、六十七回都很可疑,不一定是曹雪芹的文筆。

    所以《紅樓夢》丢失的東西太多了,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到後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原著,是一個出版商程偉元和一個各方面水平遠比曹雪芹低的高鹗拼湊的。

    再請大家注意,曹雪芹也不是沒有寫出八十回以後的文字,從脂硯齋的批語當中透露出曹雪芹已經寫出了一些大悲劇的結局性文字,比如賈寶玉被逮入獄,在獄神廟中小紅和茜雪都曾去安慰、幫助他,茜雪是在開始前幾回中因為寶玉醉後摔茶杯就被攆出去的一個丫頭,許多讀者都以為這個角色非常不重要,因為她很快就消失了,但曹雪芹有一個完整的構思,在大悲劇的結局中她卻突然出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惜這些已寫成的文字都丢失了。

    所以,“紅學”研究的一項重大任務就是盡可能地把丢失的東西找回來,這就是探佚。

     【太空塵埃】:“紅學”對我國的文化是進步還是倒退? 劉心武:“紅學”搞好了對我國的文化一定是起到推動的作用。

    2000年我曾經應英中文化協會、倫敦大學邀請去做兩場關于《紅樓夢》的演講,我深切地感覺到英國的莎士比亞及作品現在已經成了中國小學生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