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光明: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文學館聽講座。
今天我為大家請來的是作家劉心武先生。
作家中有兩位公認的“紅學”家,一位是王蒙先生,一位就是劉心武先生。
心武先生的“紅學”研究是從1993年開始的。
他順着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秦可卿這個人物的暗示——畫梁春盡落香塵,堅持從秦可卿這個人物形象入手,解讀《紅樓夢》,發表了許多學術散文、學術随筆,并把自己對秦可卿、賈元春和妙玉的研究成果,以别開生面的探佚小說形式發表了。
十年前,王蒙先生還戲言心武先生搞的是“秦學”,十年後,基于這十年研究之功的心武老師覺得,“紅學”的分支在研究曹雪芹生平家世的“曹學”和脂硯齋評論的“脂學”等等之後,又可以有一個分支,叫“秦學”。
今天請心武老師來,就是請他将十年的“秦學”研究的心得,向我們大家作一個交流,叫“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大家歡迎。
大家好,我來講一講我從秦可卿這個藝術形象解讀《紅樓夢》的心得。
大家知道,《紅樓夢》裡有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應該有很多組。
因為在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的時候,他偷看了裡面的冊頁。
他打開櫥櫃,裡面有許多金陵十二钗的冊子。
在《紅樓夢》正文裡透露有正冊、副冊、又副冊。
據脂硯齋批語和後來“紅學”家考據應該有九組,可能應該在書的最後把她們都列出來。
但在第五回,隻把正冊裡的十二钗開列出來了。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正冊裡最後一钗。
金陵十二钗正冊裡的十二钗,前十一钗在《紅樓夢》的八十回之内都還沒有結局。
我讨論《紅樓夢》是把現在大家讀的通行本的《紅樓夢》的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分開的,這是一種研究的角度。
因為很明顯,後四十回是一個名叫高鹗的人續的。
高鹗和曹雪芹不認識,了無關系,他的年代也比曹雪芹要晚,大約是在曹雪芹去世三十年的時候,高鹗和一個書商叫程偉元合作,搞了一個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
不但續了後四十回,還把前八十回作了許多修改。
有人說這是篡改。
因此我們讨論問題時就應該把他分開讨論。
後四十回究竟續得好不好、怎麼樣,不是我們今天要讨論的問題,所以我置而不論。
我讨論的前提是,大體上根據前八十回的曹雪芹的文字來讨論。
在前八十回裡面,金陵十二钗正冊的前十一钗,都還沒有交代她們的結局。
可是第十二钗,秦可卿在第五回才開始露面,到十三回就死掉了。
她是在前八十回裡惟一一個有結局的人物。
按說這樣一個人物,應該是最透明的、最清楚的,可是沒想到,我們閱讀《紅樓夢》發現,恰恰是秦可卿這個形象最迷離撲朔、最神秘。
《紅樓夢》第八回末尾交代了秦可卿的身世,說明她的來曆。
《紅樓夢》裡面所寫的賈府是在社會上很有地位的一個貴族。
賈府分兩支,一個是甯國府,一個是榮國府。
甯國府是高于榮國府的,因為最早甯國公和榮國公是同胞兄弟。
甯公居長,榮公居次,所以甯國府很重要。
當然在《紅樓夢》故事開始的時候,作者是這樣設計的:榮國府還有一位老長輩活着,就是賈母,所以甯榮二府都叫她老祖宗,輩分最高。
甯國府和賈母平輩的都死了。
甯國府輩分最高的是賈敬,可是書裡交代,賈敬離開甯國府,不在甯國府住了,跑到都城外的道觀裡去了,根本不回家,包括甯國府給他祝壽,辦壽宴,他都不來。
因此甯國府的血脈往下傳就面臨了一個非常艱難的狀況了。
因為賈敬當了道士以後就再沒有子女了,他隻有一個兒子叫賈珍。
賈珍也隻生了一個兒子叫賈蓉。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