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因畫送玉

首頁
甄寶玉尋途問路,來到一處廟宇,看時,卻是一座尼庵,心中隻覺怅然失據,又走乏了,隻得進去求借茶水歇息。這時走出一位年輕女尼,一見他迎上來行禮問訊,面帶驚異之色,口說“施主哪裡來的?貴姓大名?”甄寶玉答道,“在下姓甄,金陵來的,上京訪友,還望女菩薩師傅多多指路。”那女尼便問:“欲訪何人?”甄寶玉方說出是榮國府公子出家的一位世交,有要緊事情面詳。

    那女尼聽了越發驚訝,又微現喜容,歎道:“施主幸而遇上的是小尼,别人也難知詳細。我與賈公子是一劫而來之人,如今風流雲散,流落到此,卻也彼此遙相知聞。别的也難細講,請你隻尋到西北一條小山谷内,溯着溪泉往上走,山徑曲折,引向一座古廟,荒涼破敗之境,他就在那裡存身隐迹。”說罷奉上清茶讓座。

    甄寶玉吃畢茶,拜謝了那女尼,獨自又按所指路徑走去。果然從山口進入一條蜿蜒的夾谷。一道小溪潺潺流瀉,水上落花殘葉,水底奇石斑斓,那路極難行走,隻得攀着草樹藤葛慢慢盤上山腰。這時方見一座古刹,已是門牆頹壞,兩段殘碑猶立于院中,滿寺蕭然,寂無梵呗鐘磐之音。向前尋路,轉過大殿,卻有一角門通連一處跨院,院中茂草盈階,野鳥穿戶——見此景象,心中不禁慨然感歎,不知是悲是喜。便向房門外提聲試問:“此處可有一位公子出世的情僧少師傅?”

    語音落處,屋内走出一人——他們兩個一照面,各自暗暗吃驚不小:“怎麼就和我在鏡子裡看的自己一樣?!”二人同此詫異間,心中早已明白,倒是賈寶玉先開口說道:“來的莫非是江南的甄兄?”

    不用繁言,兩個幾句話過後,便十分親切,如逢故交的一般,入室快談。甄寶玉便從頭自王熙鳳病中重托,攜帶寶佩,以至數千裡專誠來訪,并從肆上新得的舊匾一件,鄭重奉與情僧。

    賈寶玉接了,一言不發,靜聽了所述鳳姐姐重病托付通靈玉之一夕話,痛淚滿面,遂将真玉戴上,卻将近年來所佩之假玉摘下,送與甄寶玉,說道:“甄兄,此玉是我至交俠義之士馮公子為我特制的,也帶了這幾年,随我經曆了悲歡離合,世态炎涼,已不是尋常玩器了,今特奉贈,也是一段奇緣佳話,望乞笑納。”

    甄寶玉接過看時,比真玉略大些,卻是一塊和阗美玉,上有紅暈,镌着篆字,端的也是寶器了,珍重戴上,極口稱謝。然後又将那幅舊匾取出展開。賈寶玉一見,卻驚呆了,忙問:“甄兄如何得的?這還是我早先在舍下園子裡寫的,第一次所寫的是自己住的屋裡懸的,這第二次所寫已經是園内的事了——但那兩次侍候裁紙磨墨的人,卻是一個……”說着又淚滴紙上。

    甄寶玉因問:“此人現在哪裡?”情僧不答,口中吟道——“美人黃土夢凄切,麥飯啼鵑認故邱。”

    甄寶玉聽了,也為之悲歎不已。

    二人情投心契,各表傾慕之懷,不禁說到家亡人散的前情,那甄寶玉忽然問賈寶玉一聞這三個字,駭然變色,立身問道:“你怎麼知道這個名字?問她怎的?!”甄寶玉這才詳細叙明了在大運河中兩船對面,那紅裳女子錯認、口呼二哥哥之事。賈寶玉聽罷,像一塊石頭,不言不動,隻兩目淚流如注。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