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馀音繞梁

首頁
    雪芹建造的,名叫“紅樓”,實是一座“建章宮”,它千門萬戶,弘麗輪奂,不可言狀。

    往大處看,氣象萬千,無人企及。

    往細處看,又事事精心,件件奇趣。

    真是觀之不盡,備述實難。

    如今姑舉一例,作微觀的賞心悅目。

     比如,剛說到《芙蓉女兒诔》。

    寶玉作诔祭雯,以何物為奠品緻其禮敬? 惟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芳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緻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豔芙蓉女兒之前…… 你看,這四樣“微”物,确實是“微不足道”之至了吧?泉之與茗,更似信筆拈來,“本地風光”罷了,何以如此輕率?如有斯疑,試思真解: 一,群芳之蕊——即第五回“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群芳髓(碎)”的呼應。

     二,冰鲛之縠——自古以喻拭淚之帕。

    《麗情集》載錦城官妓灼灼,“以鲛绡多裹紅淚”,以寄相思。

    又《古今小說·張舜美燈宵得麗女》:“囊裡真香心事封,鲛绡一幅淚流紅。

    ……”第三十四回黛土題帕,即用此典。

     三,沁芳之泉——“花落水流紅”,我已在第六章《巨大的象征》中詳加闡釋。

     四,楓露之茗——此名見于第八回,甲戌本有側批雲:“與千紅一窟遙映。

    ”此又何解?蓋楓葉鮮紅,露珠如淚,正寓“紅淚”“血淚”也(另有一批也點出此義)。

     你看見了?心作何想?可曾想到雪芹于此“微物”中竟然蘊涵昔如此的一腔血淚?他又在“瞞蔽讀者”(脂硯語),他又是以最悲痛的心情來寫他的“供人耳目”的“小說”,誠所謂“滴淚為墨,研血成字”,嫡真不假。

     在這回的正文中,雪芹自己也作了“說明”:說是作诔要“一字一咽(ye4哽咽),一句一啼”的。

    但到了粗心人眼中,隻怕這些都“看沒”了。

     所以,要講《紅樓》藝術,實非易易。

     書到七十八回,異樣情景,作诔在最末幅,前幅寫的是寶玉連遭悲戚恨憤之事故(諸女兒相繼亡散),到一處一處空空落落,大作往日園中景象,茫茫然,踽踽然,正在十二分難遣,卻人來喚他:老爺命他去作詩!(仿佛《西樓會》于叔夜被命去“赴社”)。

    作的何題?怪,林四娘! 在這兒,忽然夾上了一個青州的姽婳将軍,此為何意呢?這早成為《紅樓》一案,釋者多端了。

    如今我覺得須作出新解了。

    否則的話,談《紅樓》藝術也會大有談不下去之憂了呢。

     關于林四娘的史迹,我曾搜輯過數家之說(略參拙著《紅樓夢新證》1985年版)。

    而直到最近,得到了何齡修先生的指點,這才見到康熙六年(1867)林雲銘(西仲)為她作的傳記,這才知道:她的父親做江甯府的庫官,因虧空了官帑而入獄四娘與其表兄某,悉力營救(即是必須籌資繳齊,方能脫罪)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