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銀宮就學記

首頁
    比少數人的高等教育更為重要,更為迫切?男主角的父親拒絕幫助一個鄰居的孩子進小學,因為他的錢要留着給他自己的孩子人大學。

    然而他的不成器的孩子辜負了他的一片苦心,他受了刺激,便毀家興學,造福全村的兒童。

    在這裡,劇作者隐約地對于我們的最高學府表示不滿,可是他所攻擊的僅限于大學四周的混雜腐敗有傳染性的環境。

     在《漁家女》裡面找尋教育的真謗,我們走的是死胡同,因為《漁家女》的英雄是個美術專門生,西洋美術在中國始終是有錢人消閑的玩藝兒。

    差不多所有的職業畫家畫的都是傳統的中國畫。

    《漁家女》的英雄一開頭便得罪了觀衆(如果這觀衆是有點常識的話),因為他不知天高地厚,滿以為畫兩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偉岸的裸體女人便可以掙錢養家了。

     《漁家女》的創造人多半從來沒看見過一個遊泳着的魚——除了在金魚缸裡——但是他用稀有的括淨的風格叙說他的故事,還有些神來之筆,在有意無意間點染出中國人的脾氣,譬如說,漁家女向美術家道歉,她配不上他,他便激楚地回答:“我不喜歡受過教育的女人。

    ”可是,他雖然對大自然的女兒充滿了盧騷式的景仰,他不由自主地要教她認字。

    他不能抵抗這誘惑。

    以往的中國學者有過這樣一個普遍的嗜好:教姨太太讀書。

    其實,教太太也未嘗不可,如果太太生得美麗,但是這一類的風流蘊藉的勾當往往要到暮年的時候,退休以後,才有這閑心,收個“紅袖添香”的女弟子以娛晚景,太大顯然是不合格了。

     從前的士子很少有機會教授女學生,因此袁随園①為人極度豔羨,因此鄭康成②窮極無聊隻得把自己家裡的丫頭權充門牆桃李。

    現在情形不同了,可是幾千年的情操上的習慣。

     -------- ①袁随園,即袁枚,清代詩人。

    田園是他晚年居住的庭院,故自号田園老人。

     ②鄭康成,即鄭玄,東漢經學家,字康成。

     畢竟一時很難更改,到處我們可以找到遺迹。

    女人也必須受教育,中國人對于這一點表示同意了,然而他們甯願自己教育自己的太太,直接地或是間接地。

    在通俗的小說裡,一個男子如果送一個窮女孩子上學堂,那就等于下了聘了,即使他堅決地聲明他不過是成全她的志向,因為她是個可造之材。

    報上的征婚廣告裡每每有“願助學費”的句子。

     “漁家女”的戀人樂意教她書,所以“漁家女”之受教育完全是為了她的先生的享受。

    而美術專門生所受的教育又于他毫無好處。

    他同爸爸吵翻了,出來謀獨立,失敗了,幸而有一個鐘情于他的闊小姐加以援手,随後這闊小姐就詭計多端破壞他同“漁家女”的感情。

    在最後的一刹那,收買靈魂的女魔終于天良發現,一對戀人遂得團圓,美術家用闊小姐贈他的錢雇了花馬車迎接他的新娘。

    悲劇變為喜劇,關鍵全在一個闊小姐的不甚可靠的良心——《漁家女》因而成為更深一層的悲劇了。

     (收入《流言》,1944年12月中國科學公司初版)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