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婦女、家庭、婚姻諸問題
主辦者:記者
對談者:蘇青張愛玲
時間:三十四年二月甘七日下午
地點:張愛玲女士寓
前言:當前上海文壇上最負盛譽的女作家,無疑地是張愛玲和蘇青。
她們都以自己周圍的題材從事寫作,也就是說,她們所寫的都是她們自己的事。
由女人來寫女人,自然最适當,尤其可貴的,似乎在她們兩位的文章裡,都代表當前中國知識婦女的一種看法,一種人生觀,就是在她們個人的談話中,記者也常可以聽到她們關于婦女問題的許多的獨特的見解,因此記者特約蘇張兩女士舉行對談,以當前中國的婦女、家庭、婚姻諸問題為對談題材。
對談的結果非常好,更難得的是她們兩位對于記者所問的,都提供了坦白的答案。
記者願意在這裡向讀者們鄭重介紹以下的對談記錄,井向參加對談的蘇張兩君表示謝意。
記者
今天預定對談的是婦女、家庭、婚姻請問題,承蒙你們兩位準時出席,非常感謝。
今天對談的題目範圍甚廣,我想先從婦女職業問題談起吧!蘇青女士已從家庭婦女變成了職業婦女,同時在蘇女士的文章裡似乎時常說職業婦女處處吃虧,這樣說來,蘇女士是不是主張婦女應該回到閨房裡去的?
蘇青
婦女應不應該就職或是回到家庭去,我不敢作一定論。
不過照現在的情形看,職業婦女實在太苦了,萬不及家庭婦女那麼舒服。
在我未出嫁前,做少女的時候,總以為職業婦女是神聖的,待在家庭裡是難為情的,便是結婚以後,還以為留在家裡是受委屈,家庭的工作并不是向上性的,現在做職業生活比家庭生活更苦,而且現在大多數的職業婦女也并不能完全養活自己,更不用說全家了,僅是貼補家用或個人零用而已,而外界風氣也有轉變(可以說是退潮的時期),對之并不感到如何神聖而予以尊視,故自下我們隻聽到職業婦女嫁人而沒有聽到嫁了人的婦女定願無故放棄家庭去就職的。
這實在是職業婦女最大的悲哀。
記者
所謂職業婦女的痛苦是不是指工作的辛苦?
職業婦女的苦悶
蘇青
是呀,工作辛苦是一端,精神上也很痛苦。
職業婦女,除了天天出去辦公外,還是兼做抱小孩洗尿巾生煤球爐子等家庭工作,不像男人般出去工作了,家裡事務都可以交給妻子,因此職業婦女太辛苦了,再者,社會人士對于職業婦女又決不會因為她是女人而加以原諒的,譬如女人去經商,男人們還是要千方百計賺她的錢,搶她的帽子,想來的确很苦痛。
還要顧到家庭,确很辛苦。
張愛玲
不過我覺得,社會上人心險惡,那本來是這樣的,那是真實。
如果因為家庭裡的空氣甜甜蜜蜜,是一個比較舒适的小天地,所以說家裡比社會上好,那不是有點像逃避現實麼?
蘇青
從感情上講,在家裡受了氣,似乎無關緊要,一會兒就恢複了,但在社會上受了氣,心裡便覺得非常難過,決不會容易忘懷的。
張愛玲
嗳,真的!
有一次我看見個阿媽打她小孩,小孩大哭,阿媽說:“不許哭!”他抽抽噎噎,漸漸靜下來了。
母子之間,僵了一會,他慢慢地又忘了剛才那一幕,“姆媽”這樣,“姆媽”那樣,問長問短起來,鬧過一場,感情像經過水洗的一樣。
骨肉至親到底是兩樣的。
蘇青
不知怎樣,在家裡即使吃了虧,似乎可以寬怨,在社會上吃了虧,就記得很牢。
張愛玲
我并不是根據這一點就主張女子應當到社會上去,不應當留在家庭裡。
我不過是說:如果因為社會上人心壞而不出去做事,似乎是不能接受現實。
記者
你們所謂“人心險惡”,恐怕不過是女性方面的看法。
以男性來說,他們是必須要到社會上去的,因為要生活。
而女性則不然,因為她們還有一個家庭可以作通逃額,像男人就無法逃回家庭去,女人因為還有家庭可回,所以覺得人心太險惡了。
其實社會人心的險惡,向來如此,男性是一向遭遇慣了的。
職業婦女的吃虧恐怕還是由于社會輕視女性的見地,但是女性也有占便宜處,像跑單幫女人就處處占便宜。
我想請問一句,就是婦女應不應該就職?
蘇青
我講,雖不定是“應該”,但已确定是“需要”的。
不過問題是職業婦女除做事外還得兼顧家務,不像男職員的工作那未單純。
家務工作尤其浪費時間,我覺得燒三個人吃的菜比燒一個人的菜,工作并不加重多少,但每一家都各自燒菜,許多婦女的時間精神都浪費在這上面,所以我主張職業婦女的家庭工作應該設法減少,譬如解決管理孩子問題可以組織裡弄托兒所,關于洗衣,如有價廉而工作好的洗衣店,那洗衣又何必自己動手呢?同樣的,燒飯也不必一定要親自動手,要吃飯,上公共食堂不就得了?當然,偶然高興,自己燒一次菜,也不會覺得讨厭。
我總覺得家庭裡不必浪費而浪費的時間太多了,像上小菜場的讨價還價,以及軋電車等等。
假使商店都是劃一價鋼的,女人就不必跑來跑去去揀,或是到處讨價還價了,豈不爽快。
張愛玲
我覺得現在,婦女職業不是應該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