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一首①
忽驚一電發歸綏,
囹圄阿甥盼訣離。②
三次往探嗟無術,
難為視死等如歸。
百靈鳥③
平明跨驢東郊出,
極目白楊映朝日。
前呼後擁恰三人,
大笑機緣真巧值。
道旁詫見一秃翁,
顔色豔豔桃花紅。
手擎鐵籠腰腳健,
見客滿臉堆笑容。
翻身下驢攀翁語,
翁今此鳥得何處?
其名若何用若何?
把此能無妨正務!
翁言此便是百靈,
君胡不識而我名!
慣通人性知人意,
不信試聽三兩聲。
年年來自張家口,
欲得其精須選手。
我今把此已四年,
相愛相親同膩友。
君看羽毛紫帶黑,
不似尋常盡灰白。
兩睛光亮若點漆,
身量長不逾半尺。
換毛年年五月期,
垂頭喪氣不聞啼。
直待舊毛脫卻盡,
歡如嬰兒穿新衣。
天氣愈寒聲愈勁,
恍如深夜聞清磬。
翻過春來更精神,
枝頭昂首相呼應。
潔身豈為肉食鄙,
日日清供惟小米。
拌以卵黃亦無多,
氣飽力足歌聲起。
我聞翁言良自得,
卻對百靈長歎息。
籠中雖好豈其家?
縱會高飛空撲壁。
不自由兮毋甯死,
人與物兮同一理。
魚脫鈎兮虎脫柙,
世間快事疇能比?
别翁上驢回顧意茫茫,
百靈百靈爾堪憐。
願得世界鐵籠齊毀盡,
樂園處處鳥關關。
黃齊生(1878-1946):貴州安順人。著名的老教育家。參加過辛亥革命。1921年與王若飛同志同赴法國勤工儉學,回國後從事教育事業。1945年赴延安。1946年3月代表延安各界赴渝慰問“較場口事件”被毆民主人士。同年4月8日返延,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
〔注釋〕①黃齊生先生是王若飛同志舅父,一手撫養若飛同志成人。若飛同志在綏遠獄中時,黃老先生不避險阻,曾三次前往探視營救。若飛同志正氣凜然、視死如歸的精神,黃老先生深為稱贊。
②囹圄:音靈語,監獄。
③這一首詩,也是1931-1932年作者赴綏遠獄中探視若飛同志時寫的。據說若飛同志看了以後,十分喜愛,曾以此作為教授同監難友的語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