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八月,全軍上下,彌漫着到大城市接受日軍投降的熱烈氣氛。
在鄉村的柳蔭下,到處都可以看到婦女們在急急忙忙地縫制軍衣。
因為她們的子弟兵到現在還穿着紫花布的便裝呢!
說也神奇,這個沒有被服廠的大被服廠,不到一個禮拜,已經使平原上的子弟兵團,整整齊齊換上了瓦灰色的軍服。
向天津進軍的号聲響了,一個萬人大會在勝芳進行。
楊司令員以他那略帶尖音的高亢聲調,宣布了朱總司令的進軍令。
會場上歡聲雷動,士氣高昂。
此時平原上已由“五一”反掃蕩後留下的一個團和若幹遊擊隊,發展成二十六個有相當戰鬥力的步兵團。
這支頗有自信力的部隊,在一聲命令下便向天津橫掃過去。
沿途不少的鄉村搭起彩門,歡送子弟兵去奪取最後的勝利。
外圍戰進行得比較順利。
很快便攻克了天津外圍重鎮楊柳青、楊村車站、北倉車站和飛機場,斬斷了平津、津浦之間的鐵路交通、還占領了灰堆、大沽、歧口等地。
周天虹和徐偏自然非常高興。
尤其徐偏,他還不時地哼幾句小曲,罵幾句:“抗戰八年,你們這些王八蛋總算完蛋了!”
可是,當他們的團隊攻到天津西站時,卻意外地被阻止住了。
眼前出現的是高大的鋼骨水泥的碉堡,一輛一輛的坦克和鐵甲車堵住了去路。
盡管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喊話,把朱總司令要日僞軍投降的命令,把我軍的最後通牒,廣播了一遍又一遍,日軍仍然高高地站在碉樓上不理不睬。
太陽旗仍然在高傲地飄揚着。
徐偏和周天虹都氣急了。
他們向碉堡發動了兩次攻擊,出為沒有炮,急切中也不便于挖掘地道,攻擊不僅沒有奏效,反而傷亡三十餘人。
令人痛心的是一位很優秀的連長也陣亡了。
周天虹和徐偏心裡很不是滋味。
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
他們本來準備夜黑時再行攻擊,不料上邊來了一道命令,将部隊撤回待命。
周天虹和徐偏隻好憋着一肚子的氣撤下來。
其實,他們心裡窩的這口窩囊氣,也是全體解放區軍民心中的怒火。
由于報紙來得不及時,他們還不了解,在日本投降前後的幾天中,形勢已起了根本的變化。
事實上,八月十二日即日本投降的前兩天,麥克阿瑟即以遠東盟軍總司令的名義,對日本政府和中國戰區的日軍下令,隻能向蔣介石政府及其軍隊投降,不得向中國人民的武裝力量投降。
八月十四日,日本天皇發表《停戰語書》,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當天,朱總司令即電令侵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甯次向我投降。
蔣介石也于同日發表廣播演說,要國人“不念舊惡”,并命令同村甯次所統率的日軍據守城市,抵抗八路軍、新四軍的進攻。
二十三日,國民黨的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命令日軍,禁止向八路軍、新四軍投降。
任何據點如果為非國民黨軍隊攻占,日軍應負責收回,再交給國民黨軍隊。
自然,上面發生的情況就不奇怪了。
兩天後,周天虹和徐偏的團隊撤回勝芳。
徐偏一路上悶悶不樂,很少說話。
第二天他們在村邊墳地埋葬了那位在受降中犧牲的連長。
這位連長,名叫杜升仁,生得身軀高大,英勇慓悍,戰鬥很有名,平素又與徐偏感情很好。
在這位英雄下葬時,徐偏不禁痛哭失聲,在墓前停留了很長時間,才被大家勸了回去。
午飯也沒有吃,就倒在炕上睡了。
下午兩點徐偏還沒有起。
周天虹覺得自己的夥伴情緒不好,就來到他住的屋裡。
隻見徐偏依然在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