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太遠,太費事,時間來不及。
二連贛江邊的人多,我叫二連長發動他們出點主意。
……”
黃蘇說過,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兩個人望望對面四座尖尖的山峰,望望下面烏龍似的墨綠色的江水,在迷蒙的雲霧中,更顯得神秘難測。
雪也愈下愈大,對面山嶺上已經蒙上了一層白色,他倆的肩頭不知不覺間也落上很厚一層雪糁了。
這時,從後面來了一個腰挎手槍的紅軍幹部,約有二十四五年紀,戴了副近視眼鏡,走到韓洞庭和黃蘇面前打了一個敬禮,說:
“我是軍委工兵營的連長丁緯,奉命歸你們指揮來架橋的。
”
韓黃二人趕上去同他親熱地握手。
韓洞庭說:
“聽說,你們昨天晚上就趕來了?”
“是的。
”丁緯恭敬地說;一面又指指江面,“我們昨天已經下了水,進行了測量。
江寬二百五十公尺,江心水深六至七公尺,流速每秒鐘近兩公尺。
”
“橋打算怎麼架法?”韓洞庭側起他那副黑臉,有興趣地問。
“唉,我們也正想辦法哩!”丁緯歎了口氣說,“昨天我到紅軍學校的工兵系去了一趟。
工兵教員把好幾本大厚書都翻來複去地查了。
書上都說:兩公尺的流速,不能架設浮橋。
再說現在什麼材料也沒有,巧婦難為無米炊呵!”
工兵連長的到來,使他們高興了一陣子,不想又增加了愁悶的氣氛。
幾個人相對無語,北風送來低一陣高一陣的江水聲。
這時,細高挑、長瘦臉的二連連長走過來,很有精神地打了一個敬禮,帶着一臉喜氣說:
“報告團長、政委,我們連有個戰士對渡江提出了一些辦法。
”
韓洞庭、黃蘇登時眼睛亮晶晶的,望着二連長問道:
“金雨來,你快說,什麼辦法呀?”
“我把他帶來了,還是讓他自己說吧。
”金雨來欣然自得地說;一邊回轉身把頭一擺,“楊二郎!過來,過來!”
“連長,你怎麼在首長面前也開玩笑!”一個圓胖臉的戰士嘟哝着走過來。
他打了一個敬禮,一面笑着補充說,“他們淨亂起外号,我叫楊米貴。
”
“什麼,米貴?”韓洞庭沒聽清楚。
“我一出生就趕上荒年。
我娘說,來也不挑個好時候,米這麼貴,以後就給我起了這個名字。
”
韓洞庭和黃蘇哈哈大笑,一眼就可看出這個戰士是那種開朗樂觀的诙諧人物。
他的軍衣相當破褴,兩隻腳都沒穿鞋,隻用破布象包粽子似地包着,顯得很不雅觀。
盡管是立正姿勢,可以看出他自己也覺得很不自在。
一向很重視軍風紀的韓洞庭,老是瞅着他那兩隻腳皺眉頭,終于忍耐不住,問道:
“你的腳是走腫了,不能穿鞋子了吧?”
楊米貴苦笑着說:
“團長,你算算你那馬掌換了幾副了,也就算出我有沒有鞋子了!”
“你這個嘎家夥!”韓洞庭親熱地罵了一句,轉過臉對警衛員說,“我那裡還有草鞋嗎,給他一雙!”
警衛員雖然不很樂意,還是從挎包裡摸摸索索地掏出來一雙草鞋。
“那我可要謝謝首長了!”
楊米貴毫不客氣地接過草鞋,随後解下包腳的破布片,把草鞋穿上。
可是,在他彎下腰去穿鞋的時候,從軍衣裡面卻露出一件粉紅色的女棉襖。
韓洞庭半開玩笑地問:
“米貴,你那裡面穿的是什麼衣服呀!”
楊米貴登時弄了個大紅臉,顯出羞臊的樣子,連忙抻抻衣服,歎了口氣,說:
“說起來也真叫沒有法子!沒收委員會看大家冷的夠嗆,就分下來一些土豪的衣服,男衣都分給别人了,最後就剩下這一件,分配小組說,楊二郎,你要不要?我說,咳,人都凍死了,還管什麼男的女的!你看咱們紅軍叫人家逼到什麼地步!光憑這一點,将來捉住蔣介石,我也饒不了他!”
人們笑起來。
黃蘇問:
“過烏江,你有什麼好辦法呀?”
“紮竹筏。
”楊米貴滿有信心地說;一面指着山坡上一片一片壓着白雪的竹林,“你看,材料有的是,過十趟烏江也用不完。
”
黃蘇那雙小而明亮的眼睛閃着笑意,仿佛自言自語地說:
“這樣,材料也就不要到處找了。
”
“可是,你能紮嗎?”韓洞庭問。
楊米貴笑了一笑:
“我爹是贛江邊的船工,我從小是篾匠,紮過的。
”
“那太好了!”韓洞庭、黃蘇一齊興奮地說。
“你看架浮橋用竹筏子能成嗎?”工兵連長丁緯也插嘴問,仿佛楊米貴成了專家似的。
“成,那叫蜈蚣橋。
”
“什麼蜈蚣橋?”
“把竹筏子連起來,一節一節,就象蜈蚣似的。
不過,得有篾繩;篾繩我也會做,把竹皮剝下來擰成繩子,那東西在水裡越泡越結實。
”
大家一聽,高興萬分。
工兵連長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韓洞庭興奮得在楊米貴肩上重重擂了一拳,說:
“想不到在烏江邊上,碰上了你這個家夥,各連抽些人,你就當造船司令!”
二連長金雨來,由于連裡出現了這個人物,也覺得光彩,一連聲說:
“首長,你們放心吧,這事由我組織。
”
韓洞庭指着渡口,對丁緯吩咐說:
“這裡是佯動方向,你們就在這裡架橋!”
正在這時,隻聽“轟隆”一聲,一顆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