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條美酒河,那就是赤水。
舉世聞名的茅台酒,它的産地茅台鎮就在赤水河畔。
茅台酒酒香清洌,無與倫比,那是人人都知道的。
其實,赤水河畔還有一些酒也都不錯,它們都是取自這條上天恩賜的流水。
赤水河真稱得起是一條美酒河了。
不知怎的,中國工農紅軍與這條河結下了不解之緣,一九三五年的三月十六日,他們來到了茅台鎮,又要從這裡三渡赤水。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和劉伯承在紅軍行列中步行着,警衛員們牽着馬跟在後面。
他們由東向西越過一道高高的山梁,向下俯視,已經可以看到赤水河了。
紅軍上次是從二郎灘、太平渡東渡赤水的。
那兩處多懸崖絕壁,兩岸的村莊好似貼在壁上。
這裡的山勢卻比較迂緩。
他們沿着一條山徑下坡,走了許久,才來到有名的茅台鎮。
也許是春天到來的緣故,在明麗的陽光下,赤水河那灣滿蕩蕩的流水,顯得越發碧綠可愛。
對岸一叢一叢的綠竹,也換了新鮮的顔色,倒影在碧波裡。
隻是這數百戶人家的茅台鎮,太古舊了,多數還是茅草房子,由于風雨的剝蝕,顔色未免顯得灰暗。
他們在茅台鎮外觀望了一回,随後走下陡岸,來到河邊。
剛要踩上浮橋,從旁邊跑過來一個身量不高、戴着近視眼鏡的青年軍人,向他們打了一個敬禮。
毛澤東一看,原來是軍委工兵連的連長丁緯,就握着他的手,說:
“丁緯同志,你這個橋修得好快呀!”
丁緯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
他指指黃桷樹上拴着的鐵索,解釋說:原來這裡就有一座浮橋,被飛機炸斷了,老百姓聽說紅軍要修,就主動送了幾條鹽船來,所以很快就修好了。
“老百姓沒有跑嗎?”周恩來問。
“沒有跑。
”丁緯說,“我們一來,他們還放喜铳哩!有人還事先替我們寫上标語:'氣死滇軍,吓死黔軍,拖死中央軍!'
……”
“比我們剛進貴州真是大不相同了!”朱德高興地說。
丁緯陪着他們踏上浮橋。
他看這幾位領導人的臉色,一個個都相當嚴肅,心頭象壓着什麼沉重的東西。
走了一截,毛澤東一面走一面端詳浮橋,随口問:
“這些船都給老百姓代價了嗎?”
“給了,給了。
”丁緯說,“還是和上兩次一樣,每隻船預付損失費三十塊白洋,如果沒有損失,船仍舊歸船戶自己。
所以他們都很高興。
”
毛澤東顯出滿意的樣子點了點頭。
他們越過浮橋,來到赤水西岸。
與丁緯分手時,周恩來囑咐說:
“這座浮橋修得不錯。
可是隻有一座不行,還要防備被炸斷呀。
”
“我們還準備在朱沙堡和觀音寺兩處架橋。
”丁緯恭敬地回答。
說過,他們沿着一道斜坡,上了陡岸。
毛澤東看見北邊不遠處有一棵大黃桷樹,和沙洲壩他門前那棵樟樹不相上下,上面樹冠亭亭如蓋,下面是一片綠茵茵的草地,周圍環境也相當幽靜,就用手一指,對大家說:
“我看不要進房子了,會就在那裡開吧。
不然飛機一來,又得把我們請出來。
”
“好,好,這裡便于保密,讨論問題最好。
”周恩來說。
說着,大家來到黃桷樹下。
這裡綠草茸茸,還有不少野花點綴其間,大家就随意席地而坐。
劉伯承讓警衛員鋪下一塊杏黃色的雨布,又從圖囊裡取出一張張的軍用地圖親手在雨布上拼好。
随後吩咐一個參謀說:
“王柱!你就在那邊擔任警戒。
稼祥同志趕上來,你馬上帶他到這裡,其餘的人沒有什麼要緊事就不要來了。
”
參謀立刻到路口那邊去了。
警衛員一看這情形,立刻會意,把茶缸子和水壺解下來,放在首長面前,然後牽着馬到附近樹林子裡隐蔽去了。
長征路上,開會也不算少。
總是有那麼多重要的事需要集體作出決定。
今天的會,似乎不同一些,這從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幾個人臉上少有的嚴肅而沉重的表情可以看出來。
他們聚精會神地凝望着地圖,傾聽着别人的發言,陷入深沉的思考之中。
會議開到上午十時,擔任警戒的參謀王柱才遠遠聽到大樹下發出一陣笑聲。
他心裡暗暗地想,大概是問題解決了,至少是告一段落了。
接着,就見劉伯承總參謀長從大樹下走過來,吩咐道:
“王柱!你把工兵連長找來,要快!”
王柱去了。
不一時丁緯喘籲籲地跑了上來。
丁緯明顯感覺到,和早晨見到幾位領導人時的氣氛大不相同。
早晨他們的表情相當嚴肅,沉重,現在卻有說有笑,一個個的臉色都那麼明朗,顯出一副喜滋滋的樣子。
毛澤東敞着懷,腳下有不少煙頭兒,他首先笑着說:
“丁緯,坐下來嘛,你老站着幹什麼!”
說過,又轉臉對劉伯承說:
“伯承,你把那個事給他談談。
”
劉伯承坐到丁緯身邊,從眼鏡後面望着他問:
“上次過赤水,你們在太平渡和二郎灘是搭了浮橋的吧?”
“是的。
”
“現在,這兩處的浮橋還在不?”
“還在,我聽說還在。
”
劉伯承轉過臉,望着毛澤東微微一笑,又問丁緯:
“你這消息确實可靠嗎?”
“我是聽老百姓說的。
”
劉伯承遲疑了,停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