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十九)

首頁
    ,曾經煊赫一時。

    他之所以在大渡河邊全軍覆沒,是有原因的。

    ” 龍雲自炫博學,津津有味地講起來。

    他說,石達開的失敗在于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條他是一條不占。

    論天時,他正是舊曆三月末,陽曆五月初進至大渡河南岸。

    當時正值汛期,山洪暴發,不但大渡河急流洶湧,就是小小的松林河也水高數丈,盡管石達開一世叱咤風雲,這時也無可如何。

    論地利,石達開不啻進入了一座死谷,一塊絕地。

    這大渡河并不太寬,卻兇險之至。

    流速每秒鐘達四公尺,徒涉絕無可能,也很難架設浮橋,清兵迫近,自然插翅難逃。

    論人和,大渡河南的大小涼山地區都是彜族,彜民剽悍善戰,清兵與當地土司密切合作,就使石達開四面陷入困境。

    這就是石達開覆亡的原因。

     龍雲說到這裡,笑着說:“曆史很少有這樣巧合的事,卻偏偏巧合了。

    今天共軍所走的完全是石達開的道路,情況一樣,兵力一樣,連時間也一樣。

    你說巧不巧!委座,我看你天時、地利、人和三條全占了,怎麼會不成功呢!這也是天意如此!” 龍雲俨然一副曆史學家的樣子,講得興高采烈。

    蔣介石也似乎沉入到這段曆史故事之中,臉上漸漸出現了笑容。

    他凝視着龍雲,頗為認真地問: “那時候,石達開還有多少部隊?” “也就是兩三萬人,和現在共軍的數量差不多。

    ”龍雲以行家的口吻說。

     “真是巧極!” 蔣介石不禁眉飛色舞,一挺身站了起來,在屋裡踱了幾步,然後瞅着龍雲說: “你知道我來幹什麼?我就是來部署大渡河戰役的!下午開會,你也參加。

    我告訴你,這次是對朱毛的最後一戰,我蔣某人決不會再放過他們了!” “我看關鍵是劉文輝、楊森等人肯不肯賣力。

    ”龍雲接上說。

    “如果他們能嚴密封鎖大渡河沿岸,中央大軍向南一壓,何愁不一鼓蕩平!” 兩人說到這裡都沉到極度興奮之中。

    龍雲趁機說: “我們雲南各界人士和全體民衆,為了歡迎委員長光臨昆明,并為了預祝剿共大業即将完成,準備明晚舉行全城火炬晚會,希望委座和夫人屆時駕臨。

    ” 蔣介石一聽,心裡樂了,但臉上并沒有特别顯示出來,隻是說: “不要搞得那麼大嘛!” 龍雲笑着說: “這是民衆的公意,我個人哪裡制止得住!” 蔣介石早就知道龍雲一向垂涎貴州,為了籠絡他,至少應該給他點想頭,才好事事俯首聽命。

    想到這裡,望着龍雲說: “象雲南、貴州這些地方,别人都以為是邊陲之地,不甚重要,我看則不然。

    這些地方也要加強中央領導。

    ” “加強中央領導?”龍雲聽到這幾個字心中猛地一跳,沒有則聲,隻是睜大了眼睛聽下去。

     “我計劃将來适當時機,成立一個機構,也許就叫'滇黔綏靖公署'吧,好來代表中央統率兩省軍政。

    ” 龍雲的眼睛放出光彩,情不自禁地問: “不知将派哪位賢達前來主持?” “那還有誰?”蔣介石笑笑說,“恐怕比你合适的人不多呀!” 說過,兩人哈哈大笑。

     接着,蔣介石又叫衛士長把侍從室主任找來,當面囑咐說: “以後你要多和龍主席聯絡,龍主席有什麼事要辦的,你要立刻向我報告。

    ” 鄭不凡滿臉笑容地望着龍雲,唯唯聽命。

     當龍雲回到他的花園中時,久久地望着大理石上的雲中飛龍,不禁飄飄然象真要飛起來了。

    他把副官長叫過來說: “我讓你制作的金牌做起了嗎?” “正在金店加工趕制呢,主席。

    ”副官長說。

     原來,這是龍雲接待工作的一部分,準備制作一面相當大的金牌,刻上“蔣委員長莅滇紀念”,獻給他的上司。

    當然也還有小一點的,準備分送給各侍從人員。

    這都是在他的不眠之夜最富想象力的時刻計劃好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