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二)

首頁
    小小的彜漢雜居的越西城,帶着驚懼、惶感、喜悅和期待的神情,迎接着今天的早霞。

     天亮以前,越西縣長就帶着他的黨政官員和劉文輝的兩個連跑了,金雨來率領着一個先頭連當即占領了這座縣城。

     城中心十字路口的牆壁上,貼上了一張醒目的布告: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部布告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漢平民,都是弟兄骨肉。

    可恨四川軍閥,壓迫夷人太毒;苛捐雜稅重重,又複妄加殺戮。

    紅軍萬裡長征,所向勢如破竹;今已來到川西,尊重夷人風俗。

    紀律十分嚴明,不動一絲一粟;糧食公平買賣,價錢交付十足。

    凡我夷人群衆,切莫懷疑畏縮;趕快團結起來,共把軍閥驅逐。

    設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

    希望努力宣傳,将此廣播西蜀。

    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 布告下的人越聚越多。

    窮苦的農民,小販,商店的學徒、夥計,青年學生,孩子,都亂紛紛地往前擠。

    他們一半是看布告,一半是看人叢中的那個紅軍。

    文盲們主要是聽别人的一言半語,參照着紅軍和善的臉色,來作出自己的判斷。

    當然人叢中還是文盲多,他們一個勁兒地盯着金雨來看,看他的八角帽上的紅星,看他的草鞋,看他的臉,看他的槍,好象沒個夠似的,眼光裡充滿着親切、新奇,有時和金雨來的眼光相遇時就不好意思地笑了。

    金雨來今天也感到格外新鮮,因為人叢裡就站着不少彜族人。

    他們頭上象印度人似地纏着大團的布縧,披着用羊毛織成的搭到膝蓋的鬥篷,下面赤着雙腳,他們眼光裡充滿着惶惑和好奇。

     金雨來看見人來得很多,就給大家講解布告。

    人們聚精會神地聽着,臉上不時露出笑容。

    正講解間,街上跑過一匹馬來,一個騎兵通訊員翻身下馬打了一個敬禮,報告說: “金營長,團首長叫你們趕快開監放人!” 金雨來連連點頭答應,随後擠出人叢,朝北大街走去。

    人們聽說要開監,又湧過來跟着他。

    街上的店鋪已經有幾家開門營業。

    還有幾家把烏黑的闆搭門隻開了一條縫,在裡面猶豫觀望。

     破舊的縣衙門坐落在北街的盡頭。

    這裡也象其他縣城一樣,門前有一塊高大的影壁,影壁上畫着國民黨的“青天白日”黨徽,寫着“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将滅亡”的話。

    這是蔣介石推行“新生活運動”以來,到處都可以看到的。

     金雨來進了縣衙門,就看見他率領的先頭連的戰士們,正在那裡忙着焚燒縣政府的各種卷宗。

    這是他們每打開一個縣城照例要做的事。

    戰士們從裡面抱着一大捆一大捆的卷宗,紛紛投到火堆裡。

    零碎的紙張和黑色的紙灰被吹得到處都是。

     金雨來看見指導員楊米貴正在那裡跑前跑後地指揮。

    他就是那位在烏江邊上提出紮竹筏的班長,外号叫楊二郎的,因為一路上傷亡很大,他現在已經提升為指導員了。

    金雨來把他叫過來說: “楊二郎,你光搞這個不行呵,上級叫我們開監放人呢!” “那叫三排先去吧!”楊米貴笑着說。

     金雨來點頭答應。

    楊米貴沖人群裡喊:“三排長!三排長!” 一連喊了幾聲沒有人應。

    楊米貴又放大了嗓門叫: “老杜,你聾了嗎?” 這時,火堆邊一個矮胖烏黑的漢子跑了過來。

    原來他就是遵義參軍的杜鐵匠,臉上滿是汗水,油光光的,跑過來打了一個敬禮。

     “杜師傅,你是打鐵震得有點耳背了吧!”金雨來親熱地開着玩笑。

     “不不,我當是叫别人呢!”杜鐵匠擦擦臉上的汗,笑着說。

     原來他剛提升排長幾天,聽起來還不習慣。

    這杜鐵匠是首先用竹竿挑着長長的花炮在遵義歡迎紅軍的人,又是遵義一個區的蘇維埃主席,一入伍就當了班長。

    他平時很能團結人,作戰又表現得相當勇敢,所以新近就提升為排長了。

     “營長叫我們去砸監獄,你們三排去吧!” 杜鐵匠點點頭,笑着對金雨來說: “營長,我已經是你的下級了,你就别老是叫我杜師傅了。

     大家都叫我鐵錘,你又不是不知道。

    ” “好,好,我以後叫你老杜。

    ” 金雨來說過,又吩咐道: “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