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十四

首頁
    兩個學院先後兩期訓練了将近五千個幹部,那正是根據地非常缺乏有理論基礎的幹部的時候。

    這些幹部投入實際工作以後,冀中區就轉向艱苦的階段,他們多數經過了考驗,成了對革命有用的人。

    他們散布很廣,幾年以後,當有幾位教官,從冀中出發,路經晉察冀、晉西北,到延安去的時候,一路上,不斷的遇到他們的學生們。

    因為他們熟人很多,不被盤查,行軍得到很大方便,同行的人就送給他們一個“活通行證”的稱号。

     三個月的學習期間,春兒也有很多收獲。

    主要的:她理解了抗日戰争的性質和持久戰的方針;對于領導群衆,她也覺得有些辦法、有些主見了。

    學習初期,那些因人設課的“抗戰地理”、“抗戰化學”,她雖然聽不大懂、記不大清,對于她也有啟蒙作用,她知道知識的領域是很廣大的。

    對于各式各樣的人,對于各種理論上的争執,她也有一些分析和判斷的能力了。

     并且,當習慣了這個新的環境,心裡有了底,學習有了步驟,她又慢慢胖了起來。

    眼下,她的像貌和舉止,除去原有的美麗,又增加了一種新的莊嚴。

    确确實實,她很像一個八路軍的女幹部了。

     三個月期滿,芒種在軍事學院畢了業,要回原部隊上去。

     春兒成績很好,學院留下她,當下一期學生的小隊長。

     芒種臨走的時候,繞到舊州來看她。

    這幾天學院正在青黃不接,春兒也有些時間,她請假送他出來。

    大隊長問她: “那個小同志,是你的什麼人?” “我的一個親戚,”春兒笑着說,“你怎麼看着他小呀?他年下就要二十歲了。

    ” “現在才十月初,”大隊長說,“離年下還遠哩,同志!” 春兒先到學院附近一家小飯鋪裡,用她節省下的津貼費,買了幾個油炸糕給芒種吃。

    然後,他們順一條小路,去找通往城北邊的大道。

    他們要通過一個大窪,大窪裡是堿地,沒有莊稼,隻有一片片紅色的草。

    在水坑裡洗得潔白的綿羊群,躺在沙灘上曬着,陽光在這裡,很明淨也很強烈。

    一條小路彎彎曲曲通過草地,伸延到前面的大沙崗。

    大秋已過,路上并沒有很多的行人,道旁邊倒有很多肥大的螞蚱,被春兒的腳步驚起,飛幾步就又落下了。

    它們都帶着沉重的肚子,春兒不明白為什麼它們不在那草叢中松軟的泥土裡生産,偏偏要找到這硬棒棒的道路上來? “把你的被包給我,”春兒拉着芒種那打得整齊的被包上的帶子,“我給你背一截路。

    ” “不沉重。

    ”芒種說,“你背着我可幹什麼哩?” “你輕閑一會兒。

    ”春兒硬把被包拉過來,套在自己肩膀上,“看起來,你還沒有我胖哩,被包帶子怎麼這樣短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