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

首頁
    王一民忙跑過去按住,抓過來。

    兩人歡笑着,摘下魚鈎,放進魚簍裡。

    王一民一邊将魚簍放進江水裡一邊說:“這回回去晚了也不怕了,讓房東老太太看看,我釣了多麼大的一條大鯉魚!” “夠你和塞上蕭飽餐一頓了。

    ”李漢超一邊往鈎上挂曲鳝一邊說,“老塞這家夥還那麼饞吧?” 王一民笑笑說:“嗯,還有一點。

    ” “有一點?兩點也不夠。

    ”李漢超把魚鈎又抛到水裡去了。

    “我在北大的時候,他在朝陽大學,隔些日子就跑去拽我上東來順、珍珠閣。

    我和石玉芳結婚後,他每星期必去一趟,自己親自動手下廚房,有時候我讓他放下大勺,跟我去參加集會,他可說什麼也不肯離開爐台。

    他自稱他是塊藝術家的材料,不能搞政治。

    ” “現在還是這個主張:為藝術而藝術。

    ” “他剛開始寫東西的時候,還是不錯的,受現實主義的影響,寫得樸素真實。

    可是到了北京就變了,變成了唯美主義的信徒了。

    最近我看他在《日報》上發表了一首詩,簡直是空洞無物,無病呻吟。

    我看了又生氣又着急,就寫了一首打油詩寄給他,想刺激刺激他。

    ” 王一民一聽忙問道:“這麼說你和他通信了?” “哪能通信呢。

    ”李漢超笑着搖搖頭說,“我用了一個化名,筆迹也改了。

    不過寄出去後我有點後悔,因為他太熟悉我的筆迹了,我雖然改了,他要用心辨認也能認出來。

    ” “我看你多餘這樣躲躲閃閃,老朋友老同學,應該出來見見他,做做他的工作。

    他在北方文壇上很有影響,連盧運啟那樣的老名士對他都很推崇。

    能把他的立場、觀點改變了,讓他為無産階級寫作,成為左翼作家,不是件大好事嗎?” “對,我很同意你的看法。

    ”李漢超點點頭說,“而且你應該先把這工作承擔過來。

    ” “我已經做了不少工作了,可他那為藝術而藝術的根子紮得太深,我的話他聽不進去。

    他對你是最信服了,你說話他能聽。

    ” “不,我現在不能見他。

    ” ‘為什麼?他可總向我打聽你。

    “ “你就說不知道我的下落。

    ” ‘他根本不信,他早就知道我們的信仰,他說我們一定有聯系。

    “ “可是我要是就這樣往他面前一站,不等于更明白地告訴他,我不但是信仰,而且正在實行。

    ”李漢超摸着他那滿嘴大胡子說。

     “若不他也會猜得到的。

    ” “他猜是一回事,我們用形象向他進一步說明又是一回事。

    在這方面能避開就應該避開。

    何況隻要我在他面前一出現,馬上就會帶來另外的麻煩。

    ” “你是說他會往北平寫信?” “對,他會馬上告訴石玉芳,連一天也不會耽誤。

    ” ‘告訴就告訴吧,你們夫妻分開已經三年了,早就應該告訴了。

    “ “不行,不行。

    ”李漢超緊搖着頭說,“石玉芳的性格我太了解了,三年的時間她決不會有什麼變化,一知道我在這裡,她會日夜兼程領着孩子找上來的。

    ” “那就來吧。

    ”王一民點點頭說,‘你現在不光管工會工作,還要考慮全面工作,得住在’機關‘裡。

    石玉芳領着孩子一來,就會變成’機關‘的最好掩護人,這還真是求之不得的。

    “ “那家庭的麻煩也跟着而來了。

    ” “照你這麼說共産黨人就不能要家了。

    ” “要家你為什麼不把老媽媽和妹妹從吉林老家接來?還讓年老的媽媽去給人家當老媽子,讓妹妹去給人家縫窮?幾次勸你都不聽,你……”李漢超瞪着眼睛一口氣說下去,真像放機關槍一樣。

     王一民急忙打斷他說:“可我和你不一樣呀,我媽媽她們可以自食其力,你這是妻子呀!” “那你為什麼不找個妻子,都快三十歲了,還打光棍!” “這是什麼話?你……”王一民激動地望着李漢超,李漢超也直望着王一民,兩個人對視着,都有很多話要說。

    這時從堤岸高處傳來大皮鞋踩在石頭馬路上的咋咋響聲,不是一個人的,是許多人的腳步聲……由遠而近。

     王一民立刻閉住嘴,李漢超忙扯起鈎竿,王一民拽住釣鈎一看,曲膳早已被魚吃沒了。

    他們在首戰告捷以後,竟沒有再去管它。

    王一民忙去拿曲鳝。

    就在他蹲那兒忙活的時候,一雙大皮鞋腳走下來了,一束手電光照在他拿曲鳝的手上。

    王一民一擡頭,手電光又照在他的臉上,強烈的光柱刺得他什麼都看不清,他忙把臉轉向暗處…… 皮鞋腳直奔裝魚的簍子走去。

     王一民忽然聽見一串粗野的笑聲:“腰細哪!大大的好!” 王一民這時才看清,一個穿黃呢子制服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